百词典

《小楼雨中》

时间: 2025-05-01 04:53:35

诗句

云浮江雨暗,独客苦淹留。

白发羞明镜,青山对小楼。

酒功书下下,心事付悠悠。

安得并州翦,从头翦断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3:35

原文展示:

小楼雨中
云浮江雨暗,独客苦淹留。
白发羞明镜,青山对小楼。
酒功书下下,心事付悠悠。
安得并州翦,从头翦断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的场景,诗人独自一人在小楼中,外面云层低沉,江水在雨中显得更加昏暗。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奈,白发映在明镜中,不禁让人感到羞愧。远处的青山与小楼相对,诗人借酒浇愁,却发现书卷上留下的字迹已经模糊。心中的忧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加重,诗人渴望能够像在并州那样,割断心中的烦恼与忧愁。

注释:

  • 云浮江雨暗:云层低沉,江面在雨中显得昏暗。
  • 独客苦淹留:独自一人,感到困扰和留恋。
  • 白发羞明镜:看到自己白发苍苍,感到羞愧。
  • 青山对小楼:远处的青山与小楼相对而立。
  • 酒功书下下:酒的效果使得书中的字迹模糊不清。
  • 心事付悠悠:心中的忧愁随着时间流逝而飘散。
  • 安得并州翦:渴望能够像并州那样,割断烦恼。

典故解析:

“并州”原指中国古代的一个地方,诗人用“并州”来象征一种希望,即希望能够逃离眼前的烦恼与忧愁。这里并没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而是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字子和,号澄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被赞誉为文人中的佳作。生于动荡的政治环境,饱受离乱之苦,使他的诗作充满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翥晚年,正值其生活的孤独阶段,外有风雨,内有愁苦,诗人在小楼中独自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扰,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内心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小楼雨中》是一首充满愁苦与孤独的诗。诗人在细腻的雨中,独自面对生活的无奈与烦恼,透过诗句,我们能感受到他那份既清晰又模糊的忧愁。开篇“云浮江雨暗,独客苦淹留”,便将读者带入一种阴郁的氛围,雨水的缠绵仿佛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接着,诗人用“白发羞明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自我反省,白发的出现不仅是年龄的象征,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

“青山对小楼”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美,青山的坚韧与小楼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告诉诗人,固然有大自然的安静陪伴,但内心的孤独依然无法逃避。而“酒功书下下,心事付悠悠”则体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无奈,酒虽然可以暂时麻痹神经,却无法真正解开心中的忧愁,反而让情感愈发沉重。

最后一句“安得并州翦,从头翦断愁”更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他希望能够像在并州那样,割断一切烦恼,重新开始。然而,现实的无奈与生活的重压让这一切都显得遥不可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浮江雨暗:描绘阴雨天气的阴郁。
  2. 独客苦淹留:表达诗人孤独的心情和困扰。
  3. 白发羞明镜:反映自我意识与时间的流逝。
  4. 青山对小楼: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对比。
  5. 酒功书下下:酒与书的结合,象征诗人逃避现实的手段。
  6. 心事付悠悠:内心烦恼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重。
  7. 安得并州翦: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8. 从头翦断愁: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摆脱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中的孤独比作心中的愁苦。
  • 对仗:如“青山对小楼”,形成对比和呼应。
  • 拟人:赋予酒和书以情感,体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孤独、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意象分析:

  • :象征忧愁与压抑。
  •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缠绵。
  • 白发: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青山:象征坚韧不拔的自然与内心的孤寂。
  • 小楼:代表诗人的栖身之所,既是安全感的象征,也暗示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高翥
    • C. 杜甫
    • D. 温庭筠
  2. “白发羞明镜”中,“白发”主要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时间流逝
    • C. 快乐
    • D. 忧愁
  3. 诗中提到的“并州”象征着什么?

    • A. 忧愁
    • B. 理想生活
    • C. 孤独
    • D.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高翥与李白的诗作,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白与激昂,而高翥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诗五首 其四 杂诗五首 其三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九度仙楼 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 南山下旧居闲放 感遇十二首 其三 游洞门题陈氏丹台诗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其一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帏薄不修 轻世傲物 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迟曙 崧高 包含招的词语有哪些 兵挫地削 意脉 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解衣槃礴 格开头的成语 香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协心同力 百无一能 摄判 米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