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步天街书所见》

时间: 2025-05-02 22:29:49

诗句

赛罢祠山赛二郎,酒行明日欲祠张。

愚民可是都忘本,香火何曾到杜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9:49

原文展示

赛罢祠山赛二郎,
酒行明日欲祠张。
愚民可是都忘本,
香火何曾到杜康。

白话文翻译

比赛结束后在祠山祭二郎神,
明天的酒宴是为了祭祀张神。
愚昧的百姓是否都忘记了根本,
香火供奉又怎能送到杜康的酒中?

注释

  • 赛罢:比赛结束。
  • 祠山:祭祀神明的山。
  • 二郎:二郎神,民间信仰中的神灵。
  • 酒行:指的是祭祀时的酒宴。
  • 香火:指祭祀时焚香、供奉的香火。
  • 杜康:古代名酒,象征着美酒。

典故解析

  • 二郎神:源于古代传说的神仙,常被信奉为守护神,特别在民间信仰中有重要地位。
  • 杜康:传说中的美酒,常用于祭祀和庆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作品风格清新、题材广泛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祭祀文化盛行之时。诗人在夜步天街时,见到祭祀活动,感慨百姓对传统文化的淡漠,表现出对民众忘本的忧虑。

诗歌鉴赏

《夜步天街书所见》一诗,展现了高翥对社会风俗的深刻洞察。诗中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反映出对民众愚昧现象的批判。诗的开头提到“赛罢祠山赛二郎”,显示了当时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热闹的祭祀场面,表面上看似热闹非凡,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愚民”的嘲讽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在“香火何曾到杜康”中,诗人将香火与美酒联系在一起,暗示着民众虽然在表面上进行祭祀,实际上却并未真正理解和尊重传统的文化内涵,甚至对其精神价值置之不理。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惋惜的情感,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赛罢祠山赛二郎:比赛结束后,大家在祠山上祭祀二郎神,体现了当时的民俗活动。
  2. 酒行明日欲祠张:预告明天将举行酒宴以祭祀张神,显示出祭祀活动的延续性。
  3. 愚民可是都忘本:对愚昧百姓的质疑,是否已经忘却了根本的文化意义。
  4. 香火何曾到杜康:质疑香火供奉的真实意义,是否真正能够传达到神明处。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赛罢”与“酒行”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愚民可是都忘本”与“香火何曾到杜康”的反问,突显了诗人对民众现状的批判。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当时社会民众文化认同的冷漠与遗忘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对传统价值的呼唤与对民众愚昧的无奈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赛二郎:代表热闹的民间信仰活动。
  • 香火:象征祭祀的虔诚与对神明的尊重。
  • 杜康:象征美好的传统文化与人们对酒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郎神”是指哪个文化背景中的神明?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基督教
    • D. 伊斯兰教
  2. “香火何曾到杜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民众的惋惜
    • B. 对美酒的赞美
    • C. 对祭祀的支持
    • D. 对神明的质疑

答案

  1. A. 道教
  2. A. 对民众的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 杜甫《春望》: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高翥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均涉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但高翥更侧重于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遗忘,而杜甫则关注社会动乱带来的苦难。两者都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高翥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国公归寓府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九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 庐山三叠泉 西湖旧梦 满江红(和王昭仪韵) 鲁港败北 花石纲 浮丘道人招魂歌 蓟北春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翘滋 闲口 侵怨 瓜字旁的字 无计可生 音字旁的字 包含楷的词语有哪些 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叹奬 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兼收并容 白雪皑皑 鹂黄 匕字旁的字 神怿气愉 黄字旁的字 五侯蜡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