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行》

时间: 2025-05-01 04:53:35

诗句

跨马登长路,闻鸡度远关。

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

人迹霜桥外,禽声烟树间。

自惭林下客,清梦未曾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3:35

原文展示

跨马登长路,闻鸡度远关。
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
人迹霜桥外,禽声烟树间。
自惭林下客,清梦未曾还。

白话文翻译

骑马走上长路,听到鸡鸣声穿过远方的关口。
水面波光粼粼映着月光,云影倒映在远山上。
人迹只在霜桥之外,鸟鸣声在烟雾缭绕的树间。
我自愧身为林间的客人,清梦尚未归来。

注释

  • 跨马:骑上马。
  • 长路:漫长的道路。
  • 闻鸡:听到鸡鸣。
  • :穿过。
  • 水光:水面上反射的光。
  • 斜漾:斜斜地荡漾。
  • 云影:云的影子。
  • 倒薶山:倒映在山上的意象。
  • 人迹:人走过的痕迹。
  • 霜桥:霜冻的桥。
  • 禽声:鸟类的声音。
  • 烟树:被烟雾笼罩的树木。
  • 自愧:自感愧疚。
  • 林下客:在树林下的旅客。
  • 清梦:美好的梦境。

典故解析

此诗中虽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霜桥”和“烟树”所描绘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寄托,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与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子华,号天池,北宋末年诗人,政治家,生于1070年,卒于1120年。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晓行》创作于高翥游历途中,诗人骑马出行,晨曦初现,正值清晨时分,诗中描写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探求。

诗歌鉴赏

《晓行》是一首描绘清晨行旅的诗,诗人在骑马行走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开头的“跨马登长路,闻鸡度远关”展现了诗人踏上旅途的情景,伴随着晨曦的鸡鸣,给人一种新生的希望与活力。接下来的“水光斜漾月,云影倒薶山”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晨光下水面波光粼粼、云影随之而动的美丽图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陶醉。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逐渐意识到自己身处的环境与他人生活的世界之间的距离。“人迹霜桥外,禽声烟树间”描绘出一种孤独的境地,霜桥之上无人来往,只有鸟鸣声在烟雾缭绕的树间回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最后一句“自惭林下客,清梦未曾还”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自感身为旅途中的客人,未能归于故乡的安宁,清梦尚未归来,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人生迷惘的思考。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跨马登长路:骑上马,踏上了漫长的道路,象征着旅途的开始。
  2. 闻鸡度远关:听见远方的鸡鸣声,穿过遥远的关口,传达出清晨的气息。
  3. 水光斜漾月:水面上波光荡漾,映照着月亮,描绘出清晨宁静的自然景象。
  4. 云影倒薶山:云的影子倒映在山上,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5. 人迹霜桥外:人走过的痕迹只在霜冻的桥外,暗示了人迹罕至的孤独。
  6. 禽声烟树间:鸟鸣声在烟雾弥漫的树林间回响,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
  7. 自惭林下客:我自感愧疚,身为林间的旅客,反映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8. 清梦未曾还:美好的梦境尚未归来,象征着对理想与归宿的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光斜漾月”,将水面与月光相互映衬,形象生动。
  • 拟人:如“禽声烟树间”,将鸟鸣与树木的形象结合,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全诗在音韵与意象上都保持一定的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索,流露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清梦的追求,情感真实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旅途与自由。
  • :代表着清晨与新生的希望。
  • 水光:象征着生命与流动。
  • 云影:代表着变化与无常。
  • 霜桥:象征着孤独与冷清。
  • 禽声:代表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跨马登长路”中的“长路”主要指什么?

    • A. 一条很长的路
    • B. 漫长的人生旅途
    • C. 旅行的心情
  2. 诗人“自惭林下客”中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自豪
    • B. 愧疚
    • C. 忧伤
  3. “水光斜漾月”描绘了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 A. 早晨
    • B. 黄昏
    • C. 正午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鹿柴》: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高翥《晓行》 vs 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索,但高翥更强调旅途的孤独,而王维则侧重于山居的宁静与安逸。
  • 高翥的意象更具动态感,展现了行旅中的感受;而王维则通过静谧的山水展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高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名家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庆春泽 浴南温汤 庆春泽 广武雁门道中 庆春泽 答陈匪石 庆春泽慢 元宵日和竹樵翁 庆春泽 蟹蝶 庆春泽 寿业师王士博先生八十华诞 庆春泽 十姊妹 庆春泽慢 蒙赏藤花饼分饷同直溪园 庆春泽 庚寅元宵,春词索和璞斋 庆春泽 冬夜盼家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屮字旁的字 下遂 包含绿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拥遏 余可类推 包含热的词语有哪些 摇身一变 支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包含贺的词语有哪些 马上房子 邹鲁遗风 梅妻鹤子 如嚼鸡肋 麋麨 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凶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