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27
晚游慈恩寺
作者: 刘得仁
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
伴僧行不困,临水语忘归。
磬动青林晚,人惊白鹭飞。
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慈恩寺游玩的情景。寺庙离我的幽静居所很近,每次来这里都是为了采摘薇菜。和和尚一起散步并不觉得疲倦,坐在水边聊天让我忘记了归去的时间。晚风吹动着青林,钟声回荡,惊起了白鹭飞翔。让我感到惋惜的是,这些世俗的琐事,皆与我追求的道理相违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以自然景致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淡薄,表现了他在寺庙游玩时的所见所感。
《晚游慈恩寺》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闲适情怀的诗作。在这首诗中,刘得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与僧侣同行时的轻松愉悦,和临水而坐时的恬静。前两句提到“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点出了诗人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地理上的接近,更因为这里可以让他暂时逃离繁忙的世俗生活,享受采摘的乐趣。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和和尚一起散步的场景,表达了与友同行的愉快和忘却归途的惬意。此时,磬声响起,青林间的回响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惋惜,强调了他内心渴望的道理与现实的冲突。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细腻观察与思考,是一首兼具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宁静的寺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繁杂的反思,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采薇”象征什么?
A. お米
B. 田园生活的闲适
C. 世俗琐事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向往
B. 赞美
C. 感到惋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