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05: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05:24:05
题新栽小松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满庭萧飒皆凡木,
岂得飕飗似石溪。
雪夜枝柯疑画出,
月中长短共人齐。
未知何日干天及,
恐到秋来被鹤栖。
却向旧山寻得处,
白云根蕟觅应迷。
庭院里满是萧瑟的普通树木,怎能像石溪那样飘动?
雪夜的枝叶仿佛是画中描绘的,月光下的长短与人相齐。
不知道何时才能长得像天上的树,
恐怕到秋天就被鹤栖息了。
我回到旧山寻找那份情景,
却在白云根下徘徊,恐怕会迷失方向。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栽种小松树后,表达对新栽松树的期待与对自然的感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题新栽小松》以栽种松树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新栽松树在满庭普通树木中的独特性,表现出诗人对松树的期待。接下来的雪夜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松树成长的关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月光下的长短与人相齐,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象征着人对自然的依恋和渴望。最后几句则流露出一丝忧虑,诗人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到松树长得高大,恐怕到秋天就要被白鹤栖息,暗示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松树的栽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满庭萧飒皆凡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松树的期待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句?
“恐到秋来被鹤栖”中“鹤”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