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步》

时间: 2025-04-22 03:01:46

诗句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

远空沦日脚,多稼没人头。

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

幽居回不近,秋策却堪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01:46

原文展示: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
远空沦日脚,多稼没人头。
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
幽居回不近,秋策却堪愁。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田野上悠然行走,山间的光景显得朦胧而沉静,仿佛是初秋的景象。远处的天空中,夕阳慢慢落下,田间的稻谷无人收割。古老的树木上,蝉鸣声声,田埂上的水缓缓流淌。幽静的居所回不到近处,秋天的思绪却让我心生愁苦。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上的流逝,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 :淡泊、清淡,形容景色的宁静。
  • 沦日:夕阳,落日的意思。
  • 多稼没人头:指田地里稻谷成熟,但没有人来收割,暗示秋收时节的孤寂。
  • 蝉齐噪:古树上蝉鸣声此起彼伏,形容夏秋交替时的热闹。
  • 深塍水慢流:田埂上的水缓慢流动,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安详。
  • 幽居回不近:回家的路途遥远,无法迅速返回。
  • 秋策:秋天的思绪,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活跃于中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夏秋之交的傍晚,诗人以悠然的步伐在田野中漫步,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秋天来临时的孤独与忧愁。唐代是一个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人们开始关注自然与自我情感的表达。

诗歌鉴赏:

《晚步》是一首描写秋天傍晚田园风光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孤寂的田野景象。首句“野步晚悠悠”便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脚步与自然的和谐共鸣。随着诗句的展开,山光的清淡与夕阳的落下,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多稼没人头”的描写,既反映了农忙时节的冷清,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疏远,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失落感。蝉鸣和缓流的水声则增添了诗的层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脆弱。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虽身处幽静的环境,却因秋天的到来而倍感愁苦,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归属。

整首诗情景交融,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傍晚的田野,强调了时间的悠长与自然的宁静。
    • 第二联通过远空的落日和田地的冷清,表现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 第三联以蝉声与流水描绘了秋天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 第四联则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联系,使得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如“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蝉声与流水的描写,使得自然有了声息与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思考的忧愁,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田野: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纯真。
  • 夕阳:常用于象征生命的终结与时间的流逝。
  • 蝉鸣: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 流水:常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步晚悠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悠闲自在
    B. 匆忙紧张
    C. 灰心丧气

  2. “多稼没人头”中的“没人头”主要指什么?
    A. 没有人收割稻谷
    B. 没有人在田间
    C. 没有人在说话

  3. 诗的最后一句“秋策却堪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晚步》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刘得仁的诗更强烈地表达了内心的忧愁,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咏灯 读汉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求神问卜 折文旁的字 夜静更深 歹字旁的字 例如 竹字头的字 靡哲不愚 拔山举鼎 不经世故 包含莩的词语有哪些 鼓戒 怪模怪样 毛线 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阿 色字旁的字 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