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3:0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01:46
野步晚悠悠,山光澹早秋。
远空沦日脚,多稼没人头。
古木蝉齐噪,深塍水慢流。
幽居回不近,秋策却堪愁。
在傍晚的田野上悠然行走,山间的光景显得朦胧而沉静,仿佛是初秋的景象。远处的天空中,夕阳慢慢落下,田间的稻谷无人收割。古老的树木上,蝉鸣声声,田埂上的水缓缓流淌。幽静的居所回不到近处,秋天的思绪却让我心生愁苦。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活跃于中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一个夏秋之交的傍晚,诗人以悠然的步伐在田野中漫步,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秋天来临时的孤独与忧愁。唐代是一个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人们开始关注自然与自我情感的表达。
《晚步》是一首描写秋天傍晚田园风光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孤寂的田野景象。首句“野步晚悠悠”便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脚步与自然的和谐共鸣。随着诗句的展开,山光的清淡与夕阳的落下,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多稼没人头”的描写,既反映了农忙时节的冷清,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疏远,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失落感。蝉鸣和缓流的水声则增添了诗的层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脆弱。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虽身处幽静的环境,却因秋天的到来而倍感愁苦,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归属。
整首诗情景交融,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思考的忧愁,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野步晚悠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悠闲自在
B. 匆忙紧张
C. 灰心丧气
“多稼没人头”中的“没人头”主要指什么?
A. 没有人收割稻谷
B. 没有人在田间
C. 没有人在说话
诗的最后一句“秋策却堪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