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时间: 2025-05-05 13:17:41

诗句

兰桡环城数叠。

雾雨侵帘箔。

翠竹交苍树,幽鸟声声如答。

苇岸游绿鸭。

暮山合。

天际浓云罨,水周币。

提携一醉,浊贤清圣欢洽。

瀛洲美景,尽道东南都压。

今日愁颜回笑颊。

飞屧。

且将萱草归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7:41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作者: 吴潜 〔宋代〕


原文展示:

兰桡环城数叠。
雾雨侵帘箔。
翠竹交苍树,
幽鸟声声如答。
苇岸游绿鸭。
暮山合。
天际浓云罨,
水周币。
提携一醉,
浊贤清圣欢洽。
瀛洲美景,
尽道东南都压。
今日愁颜回笑颊。
飞屧。
且将萱草归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环绕城市的兰桡(小船)在雾雨中穿行的景象,帘子上沾着雨水。翠绿的竹子与苍翠的树木交错,幽鸟的鸣叫声似乎在应和。岸边的绿鸭在水中游动,黄昏时分的山峦相互交叠,远处的天空被浓厚的云彩覆盖,水面上波光粼粼。诗人提着酒杯,醉意朦胧,与知友畅谈。那美丽的瀛洲美景,皆被东南的风光所掩盖。今天,愁苦的面容也恢复了微笑,轻轻飞起的鞋子,愿将萱草归插于此。


注释:

  • 兰桡: 兰桡是指小船,环城数叠意指小船在城市四周穿行。
  • : 指雨水渗入。
  • 帘箔: 帘子和窗帘。
  • 幽鸟: 指清幽的鸟儿,声声如答,形象生动。
  • 苇岸: 芦苇生长的岸边。
  • 飞屧: 飞起的鞋子,象征轻盈和快乐。
  • 萱草: 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象征忘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士族家庭,深受文人雅士的熏陶,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充满诗意的时刻,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周围的景色与心境的交融,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开头的“兰桡环城数叠”便为全诗设定了一个悠然自得的基调,诗人乘船游览于城边,身处其境,感受着细雨的轻柔和竹林的翠绿。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愈发真挚,尤其是在“提携一醉,浊贤清圣欢洽”之句中,诗人表现出与友人共饮的愉悦,尽管外界的天气有些阴沉,但他们的心情却如同那飞舞的鞋子般轻盈。后面的“今日愁颜回笑颊”展现了诗人从愁苦到欢愉的转变,最后以“且将萱草归插”收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珍视与向往。

整首诗虽然描绘了自然景色,实则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桡环城数叠”: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环绕城市的情景。
  2. “雾雨侵帘箔”:细腻地描绘了细雨渗入窗帘的场景,增添了生活的细腻感受。
  3. “翠竹交苍树,幽鸟声声如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交融与和谐,鸟鸣声如同与自然的对话。
  4. “苇岸游绿鸭”:描绘了岸边绿鸭悠然自得的景象,增加了生动的自然气息。
  5. “暮山合”:黄昏时分山影交叠,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6. “天际浓云罨,水周币”:远景的浓云与水面的波光形成鲜明对比。
  7. “提携一醉,浊贤清圣欢洽”:表达了与友人畅饮的欢愉,浊与清的对比暗示了生活的多样性。
  8. “瀛洲美景,尽道东南都压”:展现了对东南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9. “今日愁颜回笑颊”:从愁苦到欢笑,体现了情感的转变。
  10. “飞屧”:轻盈的鞋子象征着快乐与自由。
  11. “且将萱草归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幽鸟声声如答”,将鸟鸣比作回应,生动形象。
  • 拟人: “雾雨侵帘箔”,赋予雨水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主题围绕自然美景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美丽自然中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兰桡: 象征着旅行与探索。
  2. 雾雨: 代表着柔和与细腻。
  3. 翠竹与苍树: 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4. 幽鸟: 生命的灵动与自由。
  5. 绿鸭: 生活的宁静与悠然。
  6. 萱草: 忘忧与对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括号中填入正确的词语: “兰桡环城数叠,雾雨(____)帘箔。” A. 渗透 B. 侵袭 C. 侵入

  2. 选择正确的解读: “提携一醉”意指: A. 与朋友共饮 B. 独自饮酒 C. 送酒给朋友

  3. 判断对错: “今日愁颜回笑颊”表达了诗人从快乐到悲伤的转变。 (对/错)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月下独酌》
  2. 杜甫的《春望》
  3.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潜的《隔浦莲》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但吴潜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孤独。两者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望江南(秋日即景) 减字木兰花·清欢昨日 水龙吟·闲思十八年前 夏景 褦襶子 临江仙(晓晴) 春景 墦间 夏景 其二 松凉夏健人 寿王太守 其四 念奴娇(酬王城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四点底的字 无岁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月字旁的字 繁丝急管 長字旁的字 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花前月下 包含就的词语有哪些 去危就安 片甲无存 月白风清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十眠九坐 倍常 绮陌 单人旁的字 铁脚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