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

时间: 2025-04-27 07:02:52

诗句

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

如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52

原文展示: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
作者:怀濬

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
如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白话文翻译:

我家在闽山的西边,每年都有黄莺在歌唱。
如今我不在黄莺歌唱的地方,黄莺却依然在旧时的地方唱着歌。
我家在闽山的东边,每年都有红花盛开。
而现在我不在花开的地方,花却依然在旧时的地方绽放。

注释:

  • 家在闽山:指作者的故乡在福建省的山西和山东。
  • 莺啼:指黄莺的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花红:指红花盛开的景象,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色。
  • 旧时:指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怀濬,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其作品多以山水自然、乡情乡愁为题材,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怀濬身居他乡之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以莺歌和花红为意象,传达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失去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通过对故乡的描写,传递出浓厚的思乡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故乡的自然景色:莺啼声声,充满生机,每年都能听到黄莺的歌唱,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富有活力的乡村图景。然而,接下来的“如今不在莺啼处”一句,突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尽管身在他乡,莺依然在旧时之地歌唱,似乎在诉说着不变的情感与岁月。

同样,后半部分以“花红”作为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温暖,然而随着“而今不在花红处”,诗人对故乡的感伤再次浮现。整首诗通过对比旧时与现在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永恒之美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在闽山西复西:阐明了作者的故乡位置,反复强调。
  • 其中岁岁有莺啼:强调自然的生生不息,岁岁如常。
  • 如今不在莺啼处:表达身在异乡的失落感。
  • 莺在旧时啼处啼:莺依旧在旧地歌唱,象征着回忆的永恒。
  • 家在闽山东复东:再一次明确故乡的方位。
  • 其中岁岁有花红:描绘故乡的美丽景象。
  • 而今不在花红处:再一次强调失去的遗憾。
  • 花在旧时红处红:花依旧盛开在旧地,暗示美好的回忆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家在闽山西复西”与“家在闽山东复东”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莺和花被赋予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
  • 反复:诗中多次提到“旧时”与“如今”,强调对比,增加情感的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温柔而哀伤,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家乡、对往昔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是思乡的载体。
  • :象征美好、绚丽与生命的短暂,代表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A. 诗歌
    • B. 莺和花
    • C. 山川
  2. “而今不在莺啼处”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快乐
    • B.孤独
    • C.希望
  3. 诗中提到的“旧时”有何象征意义?

    • A. 过去的美好时光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在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采用了自然景色作为背景,与怀濬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更注重人际关系的情感,而后者则更加突出自然与乡土的联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历代诗人传记》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梅杂诗 咏梅杂诗 咏梅杂诗 忆梅 寻梅 寻梅 瓶梅 岭梅 沁园春(官满作) 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绵开头的成语 冗龊 离惎 鹰爪毛 屮字旁的字 闉池 博古通今 风流人物 方字旁的字 包含橘的词语有哪些 掩鼻而过 龙字旁的字 胸中块垒 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九流三教 赎解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