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同友人看花》

时间: 2025-04-26 03:13:44

诗句

寻花不问春深浅,纵是残红也入诗。

每个树边行一匝,谁家园里最多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3:44

原文展示:

同友人看花
朱庆馀 〔唐代〕
寻花不问春深浅,
纵是残红也入诗。
每个树边行一匝,
谁家园里最多时。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在寻花的过程中,不去在意春天的深浅,不论花朵是残红还是盛开,依然能够写成诗。每走到一棵树边转一圈,谁家的花园里开花最多呢?

注释:

  • 寻花:寻找花朵。
  • 春深浅:春天的深度和浅度,这里指春天的时节。
  • 纵是:即使是。
  • 残红:指的是已经凋谢的花瓣仍然留有的红色。
  • 行一匝:环绕走一圈。
  • 谁家园里最多时:指哪家的花园开花最多的时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籍,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著称,其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时节,诗人与友人一起游玩赏花,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朱庆馀的《同友人看花》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赏花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心情。全诗结构紧凑,前两句通过“寻花不问春深浅,纵是残红也入诗”传达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表现出诗人对花朵状态的淡然,强调了花的美无论是盛开还是残留都值得吟咏。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向上和对美的敏锐感知。

后两句“每个树边行一匝,谁家园里最多时”则进一步描绘了赏花的场景,诗人像是在漫步于花园,细细品鉴每一株花树的美丽,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探索的乐趣。诗中没有复杂的意象和深奥的哲理,反而以一种轻松自然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意境上深远,展现出唐代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寻花不问春深浅:诗人寻找花朵时,不去在意春天的深浅,表达了对春天的包容和乐观。
    • 纵是残红也入诗:即使是凋谢的花瓣,仍然能够成为诗歌的素材,表现对美的多元理解。
    • 每个树边行一匝:在每棵树边转一圈,展现了诗人细致观察的态度。
    • 谁家园里最多时:在寻花的过程中,诗人好奇地询问哪家的花园开得最盛,带有一种轻松的探讨气息。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寻花不问春深浅”与“纵是残红也入诗”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谁家园里最多时”使得静态的花园有了情感的温度,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赏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春天的珍惜以及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美好和生命的短暂,反映了诗人对美的欣赏。
  • :代表自然的生机,树边的花朵是诗人观察的重点。
  • :象征生机和希望,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更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纵是残红也入诗”的意思是什么?

    • A. 残红不值得吟咏
    • B. 残红依然可以写成诗
    • C. 只写盛开的花
    • 答案:B
  2. 诗人在寻找花时关注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深浅
    • B. 友人的情感
    • C. 每棵树的花
    • 答案:A
  3.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轻松愉快
    • C. 忧愁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朱庆馀与王维在描写春天时的不同,朱庆馀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静谧美。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解读与写作技巧》

相关查询

题法帖 和黄户曹投赠二首 又和二首 夏夜 叙伦五言二十首 其三 君畴仰晦茂功蒙仲和余差须韵二诗再答二首 贺警斋吴侍郎被召 寓言 石竺山二十咏 喜大渊至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膏像 载结尾的成语 包含婢的词语有哪些 巴山度岭 小歌词 诤引 空谷跫音 瓦字旁的字 巉岏 事无不可对人言 寸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良守 志诚君子 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韬光俟奋 绞丝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