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寓言九首》

时间: 2025-05-01 20:48:31

诗句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

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

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8:31

原文展示: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
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
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白话文翻译:

周公在七月时唱歌,耕种和收获是君主的基本法则。
宣王追溯祖宗的传统,考察牧民的生活和宫殿的建设。
甘棠树能听取诉讼,召伯是圣人中的佼佼者。
后生们常常谈论得很高深,但在现实中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注释:

  1. 周公:周朝的伟大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周公旦。
  2. 耕稼:指耕种和农业,代表国家治理的基本。
  3. 宣王:周宣王,周朝的统治者,重视祖宗的教诲。
  4. 甘棠:古代传说中的树,象征公正。
  5. 召伯:古代贤人,指代有德行的人。
  6. 後生:年轻一代或后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其政治思想和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

《寓言九首》是王安石在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过程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诗歌鉴赏:

《寓言九首》中的这首诗通过对周公和宣王的赞美,强调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诗中提到的“耕稼乃王术”,表明农业是国家存续的根本,而“甘棠能听讼”则寓意着公正和社会和谐。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王安石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也传达了他对现代社会的期望与失望,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批评。

全诗的最后一句“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显露出诗人对后辈空谈的无奈与批判,表达了他对实际行动的重视。通过对比古今,王安石试图唤醒人们对真正有价值的事情的关注,这种批判精神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屡见不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周公歌七月:描述周公在农忙七月时的歌唱,暗示古代治理的重视农业。
  • 耕稼乃王术:强调农业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君主的职责是保障农民的生计。
  • 宣王追祖宗:提到周宣王追求祖先的教诲,显示尊重传统的重要性。
  • 考牧与宫室:治理国家不仅要关注农业,也要关心民生和建筑。
  • 甘棠能听讼:甘棠树象征公正,说明理想的社会应有公平的司法。
  • 召伯圣人匹:召伯作为圣人,象征着理想中的领导者。
  • 後生论常高:后辈们常常言辞高远,夸夸其谈。
  • 於世复何实:质疑这种空谈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发出批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耕稼乃王术,考牧与宫室”,形成工整的句式。
  • 比喻:甘棠树的比喻,隐喻理想中的社会公正。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批判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周公:智慧与德行的象征。
  • 甘棠:公正和正义的象征。
  • 後生:年轻一代的象征,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周公在何时唱歌?

    • A. 七月
    • B. 八月
    • C. 六月
    • D. 九月
  2. “耕稼乃王术”意指什么?

    • A.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
    • B. 战争是国家的基础
    • C. 教育是国家的基础
    • D. 商业是国家的基础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 《登鹳雀楼》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寓言九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关切,但风格上王安石更为沉稳,而李白则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 《王安石传》 by 张某某
  • 《宋代诗词研究》 by 李某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后过陈子贞隐居 春日 林下遣兴 山园 赋得机征君荆南精舍图 贻文举 对梓树花 徐氏南园对雨 为方厓画山就题 寄杨廉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断的词语有哪些 前五子 凝冷 臣字旁的字 成也萧何败萧何 既得利益 包含辚的词语有哪些 心软意活 母字旁的字 粗识 心长力弱 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擦边球 邑字旁的字 元轻白俗 响朗 車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