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7:25
花发沁园春 重过函山书屋
作者:沈岸登 〔清代〕
下马金台,征衣未换,便寻柳下离席。
小亭东畔,阑槛依然,犹记道南推宅。
酒人去矣,怅几度春风消息。
又树树争试春红,丝丝閒弄寒碧。
鞞鼓芦笳畴昔。被邻鸡中宵,催起行色。
三年竹径,千里霜桥,总是惊心南北。
而今问讯,谁伴我冷花斜日。
算只有燕子空梁,离愁说与知得。
在金台下马,身上的征衣还未换,便寻着柳树下的离席。
小亭的东边,栏杆依旧,仍然记得那条南边的推宅。
酒客已去,几度春风的消息让我感到忧愁。
又是一树树争先开花,丝丝轻风在寒碧中悠然摇曳。
鼓声和芦笛的往日情景,已被邻居的鸡鸣催促而起。
三年的竹径,千里的霜桥,总让我心惊南北的变化。
如今问候,谁能陪伴我在这冷花斜阳下?
算了,只有那燕子在空荡的梁上,离愁与我诉说着难以忘怀的心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岸登,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作品语言雅致,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离别与重聚的时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离去的惆怅。诗人在函山书屋的经历,激起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
《花发沁园春 重过函山书屋》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愁苦相结合。诗的开篇描绘了一个悠闲的场景,金台下的马匹与未换的征衣,暗示着一种未竟的旅程与内心的牵挂。小亭的东边仍旧保留着往日的模样,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恒久。
在诗中,酒人的离去象征着聚会的结束,作者面临着“几度春风消息”的无奈与失落。树木争相开放的春红和寒碧之间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孤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古乐声与鸡鸣的交织,反映了生活的琐碎与离别的急促。
最后,作者以“冷花斜日”作结,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只有燕子在空梁中陪伴,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无常的感叹,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生哲思。
逐句解析:
下马金台,征衣未换,便寻柳下离席。
小亭东畔,阑槛依然,犹记道南推宅。
酒人去矣,怅几度春风消息。
又树树争试春红,丝丝閒弄寒碧。
鞞鼓芦笳畴昔。被邻鸡中宵,催起行色。
三年竹径,千里霜桥,总是惊心南北。
而今问讯,谁伴我冷花斜日。
算只有燕子空梁,离愁说与知得。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感伤,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也蕴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刻的联系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台”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感到失落的原因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中,谁陪伴了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