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花发沁园春·换谱伊凉》

时间: 2025-04-27 20:23:23

诗句

换谱伊凉,选歌燕赵,一番乐事重起。

花新笑靥,柳软纤腰,济楚众芳围里。

年年佳会。

长是傍、清明天气。

正魏紫衣染天香,蜀妆红破春睡。

一簇猩罗凤翠。

遍东园西城,点检芳事。

铃斋吏散,昼馆人稀,几阕管弦清脆。

人生适意。

流转共、风光游戏。

到遇景,取次成欢,怎教良夜休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3:23

原文展示

花发沁园春·换谱伊凉
作者:刘子寰 〔宋代〕

换谱伊凉,选歌燕赵,一番乐事重起。
花新笑靥,柳软纤腰,济楚众芳围里。
年年佳会。长是傍清明天气。
正魏紫衣染天香,蜀妆红破春睡。
一簇猩罗凤翠。遍东园西城,点检芳事。
铃斋吏散,昼馆人稀,几阕管弦清脆。
人生适意。流转共风光游戏。
到遇景,取次成欢,怎教良夜休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换谱的美好时光,选择了燕赵的歌曲,仿佛又一次回到了乐趣无穷的日子。花儿绽放着笑颜,柳枝柔软如腰,众多花卉在这里交相辉映。每年都有这样的美好时光,尤其是在清明时节。正是魏紫的衣袂染上了天香,蜀妆的红色打破了春天的酣睡。一簇猩红和翡翠的颜色,遍布东园和西城,点检着繁华的景象。铃声响起,官吏散去,白天的酒馆里人稀少,几曲管弦乐声清脆悦耳。人生真是如意,随着风光流转,游戏其中。遇到美景,随意欢笑,怎能让这良夜停醉呢?

注释

  • 换谱:重新谱写曲子。
  • 燕赵:指的是中国古代的燕国和赵国,代表着文化的区域。
  • 济楚:指的是江南地区的花卉繁多。
  • 魏紫:一种紫色的花,常用于形容香气。
  • 蜀妆:指的是四川地区的妆容,形容色彩艳丽。
  • 猩罗凤翠:形容色彩鲜艳的花卉。
  • 铃斋:指的是一种音乐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寰,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体现了宋代词风的细腻和优雅。其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喜乐,情感深邃而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以及与友人共度良宵的快乐心情。社会环境上,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们常常以自然景色和人际交往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花发沁园春·换谱伊凉》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词作,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欢愉。开篇即以“换谱伊凉,选歌燕赵”引入,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文化的热爱。在这个春天,花儿绽放,柳条轻舞,充满了生机,似乎所有的物象都在欢笑,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年年佳会,长是傍清明天气”,这句将春日的美好与清明的节气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节日的氛围。诗中对于色彩的描绘十分细腻,魏紫的香气和蜀妆的红色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色彩上的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意象,也象征了生活的多样性。

后半部分“人生适意,流转共风光游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与享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通过轻快的语调,传递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整首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活的乐趣,是对生命的热爱与欢庆的颂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换谱伊凉:重谱乐曲,带来凉爽的感觉,暗示着新的开始。
  2. 选歌燕赵:选择燕赵地方的歌曲,体现文化自信。
  3. 一番乐事重起:再次感受到乐趣,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4. 花新笑靥:花朵娇艳,宛如笑脸,形象生动。
  5. 柳软纤腰:柳枝柔软,轻盈如腰,体现春天的柔美。
  6. 济楚众芳围里:花卉繁盛,众多美丽的花围绕,生机盎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新笑靥”,将花比作笑脸,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拟人:柳“软纤腰”,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特征,使情感更加细腻。
  • 对仗:如“铃斋吏散,昼馆人稀”,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象征柔情与生命的脆弱。
  • :象征清脆的乐音与欢愉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魏紫”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个人名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铃斋吏散,__人稀”。

  3. 判断题:诗人认为人生应该珍惜每一刻的乐趣。 (对/错)

答案

  1. A
  2. 昼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可将刘子寰的《花发沁园春·换谱伊凉》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刘子寰的作品更加注重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欢快,而李白则更多地反映了孤独与哲思。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和表达方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时漕大卿淮四检法 送时漕大卿淮四检法 送时漕大卿淮四检法 送聂侍郎子述 送聂侍郎子述 送夔门丁帅赴召 送夔门丁帅赴召 送洪旸岩赴班 送范漕赴召 送范漕赴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相挺 周求 解剖 黍黏子 冖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冖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小学描写冬天的诗_优美冬季诗句大全 皮的同音字大全_汉字同音字学习 建之底的字 田字旁的字 珠圆玉润 运筹出奇 临阵带兵书 带冠字的成语大全_含冠字的成语及解释 斤字旁的字 点头称善 治气养生 抱关执钥 齐字隶书怎么写?这份齐字隶书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