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6:16
酹江月(怪梅一株,为北客载酒移置盆中,伟然)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偃蹇风前,沈吟竹外,
直待天骄雪。
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
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北人著小竹花问更好。
在寒冷的岁月里,唯独梅花是人间的唯一。
回顾过去三年,却不是那样,邻居匆忙凿壁取暖。
在风中倚靠,竹外吟唱,
只待那天上飘雪的时节。
白家的人来了,一枝梅花横出,终成大器。
寂静的小篱笆,探花的使者已断,
不知何时再开。
北方的驿站不再迎来春天,只是在窗前埋没。
好在冰冷的花朵,点缀着微风,怎能不清新如发。
等到之后,墨梅又能在明月下再绽放。
北方的人提着小竹花来问,是否更好。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高雅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常在诗中融入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北方严冬,诗人因梅花的独特美丽而感慨人生的孤寂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命的思考。
《酹江月》是一首以梅花为核心意象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在严寒岁月中的坚韧与不屈,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以“岁寒相命”引入,直截了当,凸显梅花在严冬中的重要性,暗示人生中美好事物的稀缺。诗中通过“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突显梅花的独特与珍贵,似乎在叹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白家人带来了春的气息。
诗人在描绘梅花的同时,也渗透着孤独和寂寞的情绪,特别是在“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之句中,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遥远。此时,梅花不仅仅是一种花,更成为了诗人心灵的寄托。随着对北方驿站的描写,诗人似乎在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失落,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的情感在“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中达到高潮,冰花的美丽让人忘却了寒冷,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希望。最后以“北人著小竹花问更好”收尾,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岁寒相命,算人间除了梅花无物。
窥宋三年又不是,草草东邻凿壁。
偃蹇风前,沈吟竹外,直待天骄雪。
白家人至,一枝横出终杰。
寂寞小小疏篱,探花使断,知复何时发。
北驿不来春又远,只向窗前埋灭。
好在冰花,著些风筱,怎不清余发。
补之去后,墨梅又有明月。
北人著小竹花问更好。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最终在希望与对话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诗中提到的唯一美好象征是什么?
“岁寒相命”中的“岁寒”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北驿”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