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时间: 2025-04-27 15:22:52

诗句

风絮萦寒昼拥炉,枝头犹得暗香馀。

折来不拟供尊俎,静对悠然一榻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2:52

原文展示:

次韵谭彦成学士早春五首

风絮萦寒昼拥炉,
枝头犹得暗香馀。
折来不拟供尊俎,
静对悠然一榻书。

白话文翻译:

春风轻拂,寒冷的白昼里,我坐在炉火旁,
树枝上依然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我折下一枝花,却不打算供奉在酒席上,
只想静静地面对这悠然的书卷,品味其中的乐趣。

注释:

  • 风絮:春天的柳絮,象征春天的气息。
  • 寒昼:寒冷的白天,暗示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 暗香:隐约的香气,暗示春天的花朵虽然还未盛开,但已开始散发香气。
  • 尊俎:古代盛酒的器皿,与饮宴相关。
  • 悠然:形容安闲自得的状态。
  • 一榻书:指一张书桌或书案,表示读书的环境。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蕴含了春天的生机与读书的乐趣,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知识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热爱。
  • 创作背景:作于早春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以及在这种季节里对书籍的热爱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开头的“风絮萦寒昼”便勾勒出一种清冷的春日氛围,风中的柳絮仿佛在轻轻舞动,增添了春天的活力。接着“枝头犹得暗香馀”则传达出春天已经悄然来临,花香的弥漫让人感到一丝温暖和希望。诗人折下一枝花,却不想用来供奉酒席,表现出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而是选择静静地读书,享受这份宁静与闲适。在这短短的几句中,诗人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知识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春日的寒冷和风的存在,展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环境。
    • 第二联通过“暗香”二字,传达出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回归。
    • 第三联表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选择,折花不为宴席,而是为了独享这份春日的美好。
    • 第四联则强调诗人面对书卷时的悠然自得,传递出一种静谧的心境。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风絮和暗香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
    • 对仗工整,使诗句更显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题集中在春天的生机与个人内心的宁静,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自我充实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风絮: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
  • 暗香:隐约的花香,象征着希望和温暖。
  • 尊俎:代表宴席,反映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 :象征知识与内心的充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风絮”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现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人折花的目的是什么?

    • A. 用来供奉宴席
    • B. 送给朋友
    • C. 自享静谧与书卷
    • D. 装饰房间
  3. 诗中表现出的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愉悦
    • C. 迷茫
    • D. 紧张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参考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春望》等,这些作品同样表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 诗词对比:李弥逊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借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感受,但李弥逊更侧重于个人的宁静与书卷的乐趣,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和研究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宿旅舍题壁 其一 蜀中峨眉亭诗 宿旅舍题壁 陈时柏 别金陵宫舍双柏 西江月·底事中秋无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帅示 大字旁的字 包含滥的词语有哪些 余味回甘 爿字旁的字 大辩若讷 羊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凡要 落职 类是而非 飞声腾实 鉥肝刿肾 龙逸 包含呶的词语有哪些 小字头的字 烛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