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6:16
翠楼吟
作者: 左锡璇〔清代〕
紫陌花熏,青芜草软,转瞬好春将半。
燕歌悲远别,望京洛离愁如茧。
关山迢递,但脉脉此情,怎生消遣。
长天远。
雁沉书杳,画栏凭遍。
目断。
烽火连天,认白门杨柳,乱丝空绾。
荒烟迷宿草,碧燐舞夜随风转。
长江如练。
叹六代繁华,风流云散。
愁难展。
那堪明月,照来孤馆。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然而却夹杂着离别的忧伤。诗人看到花草繁盛,却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燕子在远处歌唱,却让人想起哀伤的别离。诗中表达了对遥远关山的思念和情感的无奈,长空无尽,书信无音,身边的景致却显得如此孤寂。烽火连天的年代,往日的繁华已成过去,心中的愁苦难以言表。明月照耀着孤独的小馆,愈发显得凄凉。
左锡璇,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其诗歌常以抒情见长,善于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融入人文情感。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刻创作,当时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但也因离别而感到忧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矛盾。
《翠楼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诗中“紫陌花熏,青芜草软”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接下来的“燕歌悲远别”则引入了离别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交织在一起。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更是令人沉思,提到“六代繁华,风流云散”,不仅是对历史的感叹,也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无常。最后,明月照耀着孤馆,意象的运用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凄凉,诗人似乎在呼唤着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思考。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好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繁华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个人情感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深刻反思。
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愁苦交织,体现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无奈;长江流淌不息,象征着历史的不可逆转;明月照孤馆,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提升到一种哲理的思考。
诗中“紫陌花熏”描绘了什么场景?
“雁沉书杳”中的“书杳”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月光照在床前,诗人感受到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在左锡璇的《翠楼吟》中,明月则照耀着孤馆,展现的是孤独与历史的沉重感。两者都运用了月亮的意象,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