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翠楼吟 题《琼箫馆词集》》

时间: 2025-05-04 07:42:27

诗句

北宋长歌,南唐小令,清空雅调谁续?

秦黄今代有,忽惊说、扫眉才独。

闻声幽谷。

看白石裁云,孙娘吟烛。

填新曲。

露花梅子,满琅玕腹。

踯躅。

题句难工,更酒阑灯灺,欲歌还哭。

稼轩思最苦,倚烟柳、斜阳停瞩。

微尘漫目。

却豹尾新翻,凤头閒属。

传丝竹。

谱成金荃,一歌三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2:27

原文展示

翠楼吟 题《琼箫馆词集》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北宋长歌,南唐小令,清空雅调谁续?
秦黄今代有,忽惊说扫眉才独。
闻声幽谷。看白石裁云,孙娘吟烛。
填新曲。露花梅子,满琅玕腹。
踯躅。题句难工,更酒阑灯灺,欲歌还哭。
稼轩思最苦,倚烟柳斜阳停瞩。
微尘漫目。却豹尾新翻,凤头闲属。
传丝竹。谱成金荃,一歌三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头提到北宋的长歌和南唐的小令,暗示古代的词曲风格和清代的继续发展。接着提到秦黄(指秦观)和他在当代的影响,似乎让人意外地提到扫眉才(指李清照)。从幽谷中传来清幽的音乐,白石之间的云彩如同乐曲,孙娘轻吟烛光下的歌声。诗人感到乐曲新填,露珠和梅子在琅玕的肚子里,舞步轻盈。题句时却发现艰难,酒阑灯下,心中惆怅,想歌又欲哭。稼轩(指辛弃疾)的思念最为苦涩,倚靠着烟柳,在斜阳下凝视。微尘漫天,豹尾的新翻,凤头的悠闲,丝竹乐器传来,谱成金荃的曲调,一唱三叹。

注释

  • 北宋长歌:指北宋时期流行的长篇歌词。
  • 南唐小令:指南唐时期流行的小曲调,通常短小而优雅。
  • 秦黄:指北宋词人秦观。
  • 扫眉才:指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 孙娘:可能指代历史或文学中的某位女性角色,吟唱之人。
  • 琅玕:一种珍贵的宝石,也可以用来指代美好的事物。
  • 稼轩:指辛弃疾,南宋著名的词人,以豪放的词风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约1660-约1730)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词作见长。他的诗词常常融合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诗风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诗人受到历史上一些著名词人的影响,试图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表达对古代词曲的追思与当代词人的敬仰。

诗歌鉴赏

《翠楼吟》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和文化传承意识的诗作。诗中提到的北宋长歌和南唐小令,不仅是对古词风格的致敬,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延续。袁克文通过历史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古往今来的文艺成就时的敬畏与思考。诗中提到的秦观与李清照,代表了古代词坛的巅峰,诗人试图在他们的光辉下探讨当代的艺术表达。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艺术创造的思索和对个体情感的深刻挖掘。特别是“欲歌还哭”一句,展示了艺术创作中的苦闷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创作困境的真实感受。最后,诗人将传统的音乐与现代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延续性,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宋长歌,南唐小令,清空雅调谁续?
    表达了对古代长歌和小令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对清代词曲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2. 秦黄今代有,忽惊说扫眉才独。
    提到当代词人秦观,及其与李清照的对比,突显出个人风格的独特。

  3. 闻声幽谷。看白石裁云,孙娘吟烛。
    通过自然景象和人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好的氛围。

  4. 露花梅子,满琅玕腹。
    采用清新的意象,表现出生命的美好与丰盈。

  5. 踯躅。题句难工,更酒阑灯灺,欲歌还哭。
    描绘了面对创作困难时的彷徨与情感的纠结。

  6. 稼轩思最苦,倚烟柳斜阳停瞩。
    提到辛弃疾的孤独思考,表现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7. 微尘漫目。却豹尾新翻,凤头闲属。
    通过细微的细节描绘,反映出对艺术创作的关注与热爱。

  8. 传丝竹。谱成金荃,一歌三复。
    最后,诗人将音乐的传承与个人创作进行结合,展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艺术生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石裁云”比喻美好的景象。
  • 拟人:如“孙娘吟烛”赋予人性化的描写。
  • 对仗:诗中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追思与现代创作的探索,表达了对艺术生命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宋长歌: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 南唐小令:代表着细腻、优雅的艺术风格。
  • 露花梅子: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丰盛。
  • 酒阑灯灺:体现出对饮酒作乐的惆怅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两位历史词人?
    A. 李白与杜甫
    B. 秦观与李清照
    C. 辛弃疾与陆游

  2. “欲歌还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与惆怅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琅玕”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事物
    C. 历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如梦令》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袁克文与辛弃疾的词风虽有差异,前者更加清新脱俗,而后者则豪放激昂,但二者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展现了对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认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词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弘阳王丈之南光禄 游天宁寺次钟砺山韵 其二 游天宁寺次钟砺山韵 其一 秋日湖上 赠东升上人 郊园偕西峪丈泛舟 西山北望 西园夜饮 普陀岩 东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臼杵 先字旁的字 料峭春寒 包含搭的成语 日久忘怀 被发撄冠 缶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趋势附热 喧聒 举止大方 高字旁的字 乌孙公主 懿哲 蹶角受化 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