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裴公亭》

时间: 2025-05-02 05:26:33

诗句

溶溶春水碧生池,上相临观许从随。

万姓歌呼喜游豫,几人出处佩安危。

雨馀空谷云归早,风满长林鸟下迟。

笳鼓明当催晓发,柳烟花露湿旌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6:33

原文展示

游裴公亭
作者: 赵恒 〔宋代〕

溶溶春水碧生池,上相临观许从随。
万姓歌呼喜游豫,几人出处佩安危。
雨馀空谷云归早,风满长林鸟下迟。
笳鼓明当催晓发,柳烟花露湿旌旗。

白话文翻译

春水荡漾,碧绿的水面映照着池塘,大家在这里观赏美景,享受悠然自得的时光。万千百姓欢歌笑语,尽情游乐,然而在这欢乐中,又有几人能安然处世?雨后空谷,云彩早已归去;风吹过长林,鸟儿飞回巢中却显得迟缓。号角和鼓声响起,催促着晨曦的来临,柳树的烟雾和花露让旗帜显得更加湿润。

注释

字词注释

  • 溶溶: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碧生池:清澈的春水滋养着池塘。
  • 万姓:指百姓,广大人民。
  • 歌呼:歌唱、欢呼。
  • 出处:指人们的去向、身世。
  • 佩安危:佩戴的安危,指人们的命运或境遇。
  • 雨馀:雨后。
  • 空谷:空旷的山谷。
  • 长林:长长的树林。
  • 笳鼓:古代乐器,指号角和鼓声。
  • 旌旗:旗帜。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春水、鸟鸣、旗帜等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以及人们在自然中的欢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恒,字君猷,号惭愧,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个人经历丰富。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游览裴公亭之际,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百姓的欢愉,同时也对人生的安危、命运的变化有了更深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裴公亭》是一首描写春日游乐的诗,诗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溶溶春水”引入,描绘春水的清澈与生机,营造出一种明媚的景象。接着,诗人提到“万姓歌呼喜游豫”,让人感受到春游的热闹与欢乐。然而,随之而来的“几人出处佩安危”则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欢乐的背后隐藏着命运的不确定和安危。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呈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雨馀空谷云归早,风满长林鸟下迟”,展现了春天雨后宁静的美。最后以“笳鼓明当催晓发,柳烟花露湿旌旗”结束,号角的声音唤醒了晨曦,象征着新的开始,而旗帜的湿润则暗示着春雨的滋润,富有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巧妙地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溶溶春水碧生池:春水柔和而清澈,映衬出池塘的碧绿,营造出春日的美丽画面。
  2. 上相临观许从随:大家在这里观赏美景,享受春天的悠闲。
  3. 万姓歌呼喜游豫:无数百姓在此欢歌笑语,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4. 几人出处佩安危:但在这样的欢愉中,又有多少人能平安无事呢?
  5. 雨馀空谷云归早:雨后山谷的景色宁静,云彩早已消散。
  6. 风满长林鸟下迟:风吹动长林,鸟儿的归来却显得缓慢。
  7. 笳鼓明当催晓发:号角和鼓声响起,催促晨曦的到来。
  8. 柳烟花露湿旌旗:柳树的烟雾和花露让旗帜显得湿润,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水比作温柔的波光,营造出动感。
  • 对仗:如“雨馀空谷云归早,风满长林鸟下迟”,工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鸟儿的归来被描绘得缓慢,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和百姓的欢愉,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欢乐中潜藏着安危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多样性的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百姓:代表社会的普遍民众,体现了人们的快乐。
  • 云、鸟:自然景象,展示了春天的宁静与生命的归属。
  • 笳鼓: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活的节奏。
  • 旌旗: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姓歌呼喜游豫”中的“万姓”指的是:
    A. 统治者
    B. 普通百姓
    C. 士大夫
    D. 游客

  2. 诗中“雨馀空谷云归早”表现出什么意象?
    A. 春天的美好
    B. 自然的宁静
    C. 人生的复杂
    D. 欢乐的氛围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描绘春天的景色
    B. 思考人生的安危
    C. 赞美自然的美丽
    D. 表达对游玩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赵恒的《游裴公亭》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民众欢乐,而杜甫则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的忧伤与对家国的思考。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赵恒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苏州梁补阙 寄江州萧给事 送从兄赴临川幕 送王员外宰德安 送曾直馆归宁泉州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和李太保寄刁秘书 御筵送邓王 赋得彩燕 送李著和之汉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周才 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十字旁的字 禋飨 尣字旁的字 优除 爿字旁的字 如出一轨 王孙贵戚 巾字旁的字 审质 絺章绘句 彐字旁的字 纯一不杂 甄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