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0:18
送人游武陵湘中
作者:齐己 〔唐代〕
为子歌行乐,西南入武陵。
风烟无战士,宾榻有吟僧。
山绕军城叠,江临寺阁层。
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
为了让您开心,我为您唱歌,您向西南进入武陵地区。
这里的风景如画,没有战士的骚扰,宾馆上却有吟唱的僧人。
山环绕着军城重叠,江水流淌在寺庙旁边。
我已遍寻这里的幽静胜地,湘水清澈而明亮。
“武陵”源于《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境地,象征着世外桃源的宁静与美好。诗中的“湘水”则让人联想到湘江的秀丽风光。
作者介绍:齐己(约704—770),字子真,号寒石,唐代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齐己旅途时,表达了他对武陵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送人游武陵湘中》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武陵的秀美景色之余,更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诗的开头用“为子歌行乐”引入,展现出诗人对朋友的关怀与祝福,带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风烟无战士”,则表现出武陵的宁静与和平,恰如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远离尘世的喧嚣。诗中“宾榻有吟僧”更是增添了一丝雅致的气息,仿佛在告诉读者,这里不仅有美景,还有诗意的生活。
“山绕军城叠,江临寺阁层”两句描绘了武陵山水相依的壮丽景象,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而“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则在意境上达到了高潮,湘水的清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在表达友谊、自然美景和心灵宁静的同时,展现了齐己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挚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陵”是指哪里的风景?
A. 陕西
B. 武陵山脉
C. 黄河
诗中所描绘的环境是:
A. 战乱频繁
B. 宁静和谐美好
C. 喧闹繁华
诗中出现的“吟僧”代表了什么?
A. 战士
B. 诗人
C. 商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齐己的《送人游武陵湘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都是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情怀的作品,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秋天的静谧与深邃,而齐己则更侧重于春夏的生机与清澈。两者在意象构建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与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