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1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10:12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明代〕
新烟著柳禁垣斜,
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
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上迷芳草,
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
拟沽春雨醉京华。
新烟笼罩着柳树,斜靠着禁苑的围墙,
杏子的香气弥漫,世俗的人们共同赞美。
白下的山峦环绕着城郭,
清明节没有客人,令人更加思念家乡。
卞侯的墓上芳草萋萋,
卢女的门前落花映红。
高兴的是能够与老朋友一起待诏,
打算趁春雨醉倒在京华。
高启(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太冲,号阮亭,浙江绍兴人。他是明代主要的诗人之一,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这首诗写于清明节,正值春天,诗人身处于一个令人思乡的环境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扫墓祭祖,诗中提到的卞侯墓和卢女门,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
《清明呈馆中诸公》是一首描写清明节的诗,既有春天的气息,也有浓厚的思乡情。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烟雾和柳树,给人以清新、温暖的感觉;接着通过对杏酪的描绘,展示了世间的美好与和谐。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引入了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清明节的孤独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卞侯墓和卢女门的意象,强化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诗人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故人相聚,感慨万千,表达了与故人同饮春雨的美好愿望。这种情感在诗中层层推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思乡、怀旧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以清明为契机,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思念的愁苦,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过去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卞侯”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喜得故人同待诏”中的“待诏”是什么意思?
诗中描绘的清明节的意象包括哪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