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冲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题韵二首》

时间: 2025-05-07 07:05:51

诗句

尘埃仿佛前朝寺,客子今缘避雨来。

欲访当时漫亡得,绿丛蕉并野花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5:51

原文展示:

尘埃仿佛前朝寺,客子今缘避雨来。欲访当时漫亡得,绿丛蕉并野花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尘土覆盖的寺庙仿佛是前朝的遗迹,我这个旅人今天因为躲避雨水而来。想要探访当时的情景却已无处可寻,只有绿丛中的芭蕉和野花在开放。

注释: 字词注释:

  • 尘埃:尘土,这里指寺庙因岁月久远而积满尘土。
  • 仿佛:好像,似乎。
  • 前朝寺:前一个朝代的寺庙。
  • 客子:旅人,作者自指。
  • 缘:因为。
  • 漫亡得:无处可寻。
  • 绿丛:绿色的植物丛。
  • 蕉:芭蕉。
  • 野花:野生的花。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作者避雨时的所见所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避雨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赵蕃旅途中,因避雨而停留在石佛院,触景生情,感慨时光流逝,旧迹难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尘封的古寺和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首句“尘埃仿佛前朝寺”,以尘埃覆盖的寺庙象征历史的沉淀和时光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沧桑感。次句“客子今缘避雨来”,点明了作者的旅人身份和避雨的现实情境,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后两句“欲访当时漫亡得,绿丛蕉并野花开”,则通过对比过去的无法寻觅和现在的自然生机,抒发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尘埃仿佛前朝寺”:这句诗通过尘埃覆盖的寺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给人一种沧桑感。
  2. “客子今缘避雨来”:这句诗点明了作者的旅人身份和避雨的现实情境,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
  3. “欲访当时漫亡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但旧迹已无处可寻。
  4. “绿丛蕉并野花开”: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尘埃仿佛前朝寺”中的“仿佛”是一种比喻,将尘埃覆盖的寺庙比作前朝的遗迹。
  • 对比:“欲访当时漫亡得,绿丛蕉并野花开”中的对比,突出了过去的无法寻觅和现在的自然生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通过描绘一个尘封的古寺和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埃: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 前朝寺:象征过去的时光和历史的遗迹。
  • 绿丛蕉并野花开:象征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赵蕃 B. 苏轼 C. 杜甫 D. 李白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前朝寺”象征什么? A. 现在的寺庙 B. 过去的时光 C. 未来的寺庙 D. 现在的时光 答案:B

  3. 诗中的“绿丛蕉并野花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愤怒 C. 赞美 D. 厌恶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冲雨投宿石佛院次季承留题韵二首》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 和钱员外禁中夙兴见示 戏赠李十三判官 哭微之二首 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 遇物感兴因示子弟 赠江客 初到忠州赠李六(一作李大夫) 问少年 晚寒(晚一作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老大大 贝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优赐 骨字旁的字 包含阵的成语 殊致同归 衡木 西窑 包含仙的成语 忽忽 反犬旁的字 知冷知热 包含呛的词语有哪些 黜幽陟明 好学深思 包含付的词语有哪些 水懦民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