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5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51:57
郎日照疏棂,临风事幽讨。
药栏红欲翻,苔砌绿初扫。
谁令墨王仙,肯使鱼子老。
悠悠天禄阁,世世以为宝。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卷上,微风中我在静静地思索。
药栏的红花快要盛开,青苔的台阶刚刚清扫。
是谁让墨王(指王羲之)成为仙人,甘愿让鱼子(指书法之中所用的墨汁)变得陈旧?
在这悠久的天禄阁中,世世代代都将其视为珍宝。
刘奉世(生卒年不详),字子龙,号西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和人文景观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化繁荣时期。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天禄阁象征着高尚的文化追求和精神财富。
《检书》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思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崇敬和对自然美的追求。首句“郎日照疏棂”,以阳光照耀窗棂的意象开篇,营造了一个明亮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在暗示诗人正沉浸于书卷之中。接着,诗人描绘了药栏的红花和苔砌的绿意,表现了自然的生机和变化,暗示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谁令墨王仙”一句,表现了对书法大家王羲之的敬仰,提问的方式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质疑为何王羲之甘愿让自己的艺术在时光中被人遗忘。最后,“悠悠天禄阁,世世以为宝”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文化和知识的渴望与珍视,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书法艺术的美感与自然的和谐美,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刘奉世深厚的文化素养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该诗主要探讨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之情。通过自然景象与书法艺术的结合,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文化的价值。
诗中“郎日照疏棂”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谁令墨王仙”中“墨王”指的是哪位书法家?
诗中提到的“天禄阁”象征什么?
对比刘奉世的《检书》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文化的追求,但刘奉世侧重于书法与自然的融合,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饮酒的洒脱。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各自时代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