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湖上夜坐二首》

时间: 2025-05-07 09:01:56

诗句

平湖漠漠来孤艇,远树冥冥见一灯。

翁媪隔篱呼稚子,岂头犹有未收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56

原文展示:

湖上夜坐二首 黎廷瑞 〔宋代〕

平湖漠漠来孤艇,远树冥冥见一灯。 翁媪隔篱呼稚子,岂头犹有未收罾。

白话文翻译:

平静的湖面上,一艘孤零零的小船缓缓驶来,远处的树木在昏暗中隐约可见一盏灯火。 老翁和老妇隔着篱笆呼唤着年幼的孩子,难道还有未收回的渔网吗?

注释:

  • 平湖漠漠:形容湖面平静而广阔。
  • 孤艇:单独的小船。
  • 远树冥冥:远处的树木在昏暗中模糊不清。
  • 见一灯:看到远处的一点灯光。
  • 翁媪:老翁和老妇。
  • 隔篱:隔着篱笆。
  • 稚子:年幼的孩子。
  • 岂头:难道。
  • 未收罾:未收回的渔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字仲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湖上的宁静景象,通过孤艇、远树、灯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远而宁静的氛围。诗中老翁和老妇呼唤孩子的情景,增添了生活的温馨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湖上的宁静景象。首句“平湖漠漠来孤艇”,通过“平湖漠漠”和“孤艇”两个意象,传达出湖面的广阔和孤寂。次句“远树冥冥见一灯”,以“远树冥冥”和“见一灯”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幽深和宁静。后两句“翁媪隔篱呼稚子,岂头犹有未收罾”,通过老翁和老妇呼唤孩子的生活场景,为这幅宁静的画面增添了温馨和生动。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平湖漠漠”和“孤艇”两个意象,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和孤寂。
  • 次句以“远树冥冥”和“见一灯”加深了夜晚的幽深和宁静。
  • 后两句通过老翁和老妇呼唤孩子的生活场景,为画面增添了温馨和生动。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意象叠加的手法,如“平湖漠漠”和“孤艇”,“远树冥冥”和“见一灯”。
  • 通过生活场景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亲切感和生动性。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夜晚湖上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受,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平湖漠漠”:广阔而平静的湖面。
  • “孤艇”:单独的小船,象征孤独和宁静。
  • “远树冥冥”:远处的树木在昏暗中模糊不清,增添了夜晚的幽深感。
  • “见一灯”:远处的一点灯光,象征希望和温暖。
  • “翁媪隔篱呼稚子”:老翁和老妇呼唤孩子的生活场景,增添了温馨和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湖漠漠”形容的是什么? A. 湖面平静而广阔 B. 湖面波涛汹涌 C. 湖面狭窄 D. 湖面清澈 答案:A

  2. 诗中“远树冥冥见一灯”中的“见一灯”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希望 C. 恐惧 D. 黑暗 答案:B

  3. 诗中“翁媪隔篱呼稚子”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老翁和老妇呼唤孩子的生活场景 B. 老翁和老妇吵架 C. 老翁和老妇独自生活 D. 老翁和老妇在湖上捕鱼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感受。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与黎廷瑞的《湖上夜坐二首》: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活的豪迈和激情,而黎廷瑞的诗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和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黎廷瑞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黎廷瑞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六朝门。又吟 六朝门。再呤 六朝门。三废帝 六朝门。后魏武帝 六朝门。前赵刘聪 六朝门。简文帝 六朝门。再吟 六朝门。梁武帝 隋门 贺若弼 春秋战国门 再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雀角鼠牙 包含邮的词语有哪些 岁会 衔橛之变 微视 曲奉 先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柰久 安魂定魄 远瞩高瞻 谷字旁的字 七横八竖 师其意不泥其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