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41
外物攻伐人,钟鼓作声气。
待渠弓箭尽,我自味无味。
宴安衽席间,蛟鳄垂涎地。
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
外在的事物不断攻击人心,钟鼓声喧嚣。
等到敌人用尽了弓箭,我却已感到无趣。
在宴席安稳之时,蛟龙和鳄鱼也在垂涎。
君子踩在微霜上,便能察觉坚冰的来临。
《又和二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外界干扰的反思。首句“外物攻伐人”,揭示了外在环境对内心的侵扰,暗示社会动荡对人心的影响。接下来的“钟鼓作声气”,则通过声响营造出一种紧张、喧嚣的氛围,反映出人们在纷杂环境中难以安宁的状态。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将目光转向内心,表达了对外界侵扰的淡然态度,“我自味无味”中的“味无味”意指对外界事物的超然,似乎已对外界的攻击习以为常。
后半部分的“宴安衽席间”,则描绘了一种表面上的安宁,然而潜藏的危险依然存在,象征着对生命中不可预知的威胁的警觉。而“君子履微霜,即知坚冰至”则是对于内心敏感度的强调,君子能够感知微小的变化,从而洞察更大的问题。这一警觉不仅是对个人的警示,也是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对外界冲击的无奈与内心宁静的对比,展现出黄庭坚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内外界的冲突,强调了对外部环境的敏感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警觉。
诗中“外物攻伐人”意指什么?
“蛟鳄垂涎地”中的蛟鳄象征什么?
君子能够察觉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