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9:16
次韵吉老十小诗
作者:黄庭坚
斲鼻昔常尔,绝弦知者稀。
无人与争长,惟有钓鱼矶。
将古诗译为白话文:
我曾经常常斲耳鼻,断绝琴弦的乐音,知音者却是少之又少。
这里没有人跟我争长久的岁月,只有那钓鱼的礁石陪伴着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以豪放、清丽的个性和作品著称,尤其在山水田园诗上有很高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他对音乐与知音的思考,反映出他在孤独中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诗的开头,诗人提到“斲鼻”,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动作,暗示着他对外界喧嚣的厌倦,选择了沉静的生活方式。“绝弦知者稀”,则表达了在这种孤寂中,懂得自己心声的人是多么的稀少。诗的最后一句“惟有钓鱼矶”,更是将这种孤独与宁静具体化,钓鱼成为一种隐喻,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寄情。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却又不失淡然。诗人在孤独中找到了自我,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同时,诗的意象也引人深思,钓鱼矶不仅仅是一个场景,更是诗人与自然合一的象征,体现了他渴望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安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与宁静中探寻内心的真实,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求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的淡漠。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景象,表达了对孤独和知音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斲鼻”是什么意思?
“绝弦知者稀”中“知者”指的是什么?
诗人最后提到的“钓鱼矶”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次韵吉老十小诗》与陶渊明的《饮酒》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但黄庭坚更多地强调了孤独与知音的稀缺,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愉悦。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