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0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2:00:44
将使言堪复,常闻行欲先。
比珪斯不玷,修己直如弦。
跬步非全进,吹嘘禀自然。
当令夫子察,无宿仲由贤。
正遇兴邦际,因怀入署年。
坐知清监下,相顾有人焉。
这首诗表达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我常听说行动要优先于言辞。就像美玉不应有瑕疵,修身应当像弦一样笔直。每一步前行都不能是全然的进步,夸口只能是自然的禀赋。希望老师能够察觉,没有人能像仲由那样贤德。正值国家兴盛之际,我怀着对任职之年的期待。坐在清明的监视下,回首相顾,发现身边有人。
作者介绍:孟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颇具哲理性,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盛世,正值国家政治清明,作者意在强调修身与言行一致的重要性,适应当时社会的道德要求。
《言行相顾》是一首强调道德与修养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比与隐喻,引导读者思考言与行的关系。诗的开头便提出了“言堪复”的观点,表明言辞应当有分量,而行动更应优先于言语。这种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强调了内在修养的必要性。
“比珪斯不玷,修己直如弦”一句,通过比喻展现了理想中的品德修养,强调了自我修身的重要性。此处的“弦”不仅仅是指外在的修养,更是内心的坚定与正直。
接下来的“跬步非全进,吹嘘禀自然”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个人努力与天赋的思考,提醒人们不要轻言成功,强调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正遇兴邦际,因怀入署年”收尾,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也寓意着个人在国家兴盛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奉献自我的情怀。
整首诗言辞恳切,情感真挚,展现了孟翱对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是唐代诗词中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强调言行一致、修身养德,反映了作者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前景的美好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言”与“行”哪个更重要?
“比珪斯不玷”中的“珪”指代什么?
诗人希望“夫子”能够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