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6:49
久阴冬竟暖,欲霁气先清。
田舍占烟火,军家候鼓钲。
风霜千里肃,天地一朝晴。
明日知何日,阳春又发生。
经过长久的阴雨,冬天终于变得温暖,想要放晴时,空气先是清新。农家的烟火升起,军营中也在等待鼓声的响起。寒风和霜冻使千里大地显得肃杀,但天地间一朝之间就变得晴朗。明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呢?阳春又将再次降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阳春”常常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来临,体现了春季万物复苏的生机。
作者介绍: 朱熹(1130-1200),字子厚,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在哲学、教育和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提倡“理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其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对生活和希望的渴望。
朱熹的《再用前韵》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温暖春日的期待。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冬季的阴冷和即将到来的温暖,营造了一种期待的氛围。田舍的炊烟和军家的鼓声,生动地描绘了生活场景,展现了人们在冬季寒冷中依然保持生活的希望。
第三、四句则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变化,表现了天地间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思考。最后一句“明日知何日”,不仅是对来日的期待,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蕴含着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凸显出诗人在自然变化中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含蓄,意境深远,体现了朱熹作为理学家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与哲理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反映出自然变化与人生哲理的紧密联系,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久阴”指的是什么?
“田舍占烟火”描绘的是?
诗中提到“阳春”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