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12
忆昔秋风里,寻盟湘水傍。
胜游朝挽袂,妙语夜连床。
别去多遗恨,归来识大方。
惟应微密处,犹欲细商量。
回忆往昔在秋风中,与朋友在湘水边结盟。
晨游时我们手挽手,夜里谈笑不知疲倦。
分别时留下许多遗憾,归来后才明白大方的道理。
只是在细微之处,我仍想与你细细商量。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诗人和教育家。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深远。朱熹的诗词风格典雅,常结合哲理与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朱熹的理学思想成熟之时。他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促成了这首诗的诞生。诗中透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朱熹的《有怀南轩老兄呈伯崇择之二友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昔日友情的深切怀念。全诗以回忆为引子,勾勒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在“忆昔秋风里,寻盟湘水傍”一句中,朱熹以“秋风”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温暖的氛围,暗示着友情的深厚与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晨游与夜谈的场景,展现了友人之间的亲密和默契。诗人用“胜游”和“妙语”来形容两人之间的互动,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友谊氛围。然而,随着“别去多遗恨”的出现,那种欢乐的气氛被遗憾所取代,诗人感慨离别的无奈与心痛。
最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生的反思。在经历离别与重逢后,诗人意识到了深邃的道理,渴望与友人一起探讨更深层次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朱熹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充满了情感的深度与哲理的光辉。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的珍贵与时光的流逝展开,表达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朱熹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邃。
诗中提到“湘水”是指哪个地方?
“别去多遗恨”中“遗恨”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回忆的主要时间是哪个季节?
可以将朱熹的作品与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友情与离别主题上的共同点与差异。朱熹更注重于对友情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离别时的感伤,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