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51
浴殿陪书诏,甘泉忝侍臣。
虚传游帝所,不复从时巡。
效死终何日,馀生漫此身。
攀髯如已矣,挥涕洒江滨。
在浴殿中陪伴书写诏令,甘泉宫中我羞愧地侍奉君王。
空传游帝的遗旨,已经不再随时巡游。
我何时才能效忠而死?余生就这样虚度此身。
抓着胡须感叹事情已然如此,泪水洒落在江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5年-1148年),字子美,号惭愧居士,南宋诗人、词人,官至宰相。他的诗歌以清新秀丽、情感细腻著称,常表现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徽宗皇帝去世之后,表达了作者对徽宗的追忆与哀悼。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徽宗皇帝的追悼,展现了作者对昔日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时局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自己在浴殿中侍奉皇帝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羞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游帝遗志的传达已经不再,暗含对皇权衰落的无奈与惋惜。第三句的“效死终何日”更是直白地表明了对忠诚的渴望与对未来无望的感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抓胡须和泪水洒落在江边的意象,传达了深切的悲痛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徽宗皇帝的追悼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时代的悲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游帝”指的是哪位皇帝?
A. 赵匡胤
B. 赵佶
C. 赵构
诗人对余生的态度是:
A. 感到充实
B. 感到无奈
C. 感到快乐
“攀髯如已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幸福
B. 失落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