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45:26
已议营屯列上留,稍欣群盗障横流。
三时旧业终应在,万里长征亦少休。
和策但令均挟纩,壮图何用辄焚舟。
东都自是兴王地,虎踞宁须问石头。
已然商议好营地的布置,稍微欣慰于群贼横行的阻碍。
过去的事业终究应该存在,漫长的行军也不应停歇。
只要和策令令大家均匀携带,壮志大图何必焚毁船只?
东都本就是兴王之地,虎踞之势何必去询问石头?
叶梦得,字逢辰,号香山,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兼擅诗文和书法。其作品多反映现实,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代感。叶梦得的诗风清新、意象丰富,常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盛衰、战乱频繁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忧虑。此诗的创作目的在于鼓励同仁共同努力,保卫国家,追求理想。
《蔡子因前韵留别再答二首 其二》是一首在深刻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展现了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已议营屯列上留”,暗示了诗人早已做好了准备,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而“稍欣群盗障横流”,则透漏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无奈与忧虑。
中间两联提到“三时旧业”,强调了历史的延续和事业的重要性,表明诗人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成就,希望能在未来的征程中继续发扬光大。尤其“万里长征亦少休”,强调了奋斗与坚持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不畏艰难的精神。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展望,东都作为兴王之地,象征着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虎踞宁须问石头”,则是强调了东都的稳固与自信,象征着不必依赖外部的力量,而应自强不息。整首诗在抒发对家国的情感时,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决心,展现出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历史的延续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诗人在面对动荡的局势时,展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鼓励人们团结一致,奋发向上。
意象词汇:
诗中“已议营屯”指的是什么?
A. 已经开始打仗
B. 已经安排好驻扎的营地
C. 已经征服敌人
D. 已经离开故土
“万里长征亦少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休息的渴望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奋斗与坚持
D. 对战争的厌倦
“虎踞宁须问石头”中的“虎踞”比喻什么?
A. 强大的根基
B. 无法动摇的信念
C. 依赖外力的状态
D. 不安定的局面
答案:1-B,2-C,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