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罗巨济教雪二首》

时间: 2025-04-22 22:45:42

诗句

天悭聊尔落,地暖未教深。

犹放遥岑碧,偏鸣密竹林。

似供愁里眼,小恼客边心。

诗卷开还阖,清寒溢素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45:42

原文展示:

《和罗巨济教雪二首》 天悭聊尔落,地暖未教深。
犹放遥岑碧,偏鸣密竹林。
似供愁里眼,小恼客边心。
诗卷开还阖,清寒溢素襟。

白话文翻译:

这场雪似乎有些不如意,落得不够厚,地面也不够寒冷。远处的山岑依然显得翠绿,而竹林中却传来密集的鸟鸣。雪的景象仿佛映射了我心中的愁苦,稍微的烦恼在心头萦绕。诗卷打开又合上,清冷的气息渗透了我的衣襟。

注释:

  • 天悭:天道的怜悯,指天上雪来的不如意。
  • 聊尔:只不过是这样。
  • 犹放:仍然放着,指景色未因雪而改变。
  • 遥岑碧:远山依然青翠。
  • 偏鸣:偏偏有鸟鸣声。
  • 似供:似乎是为我提供。
  • 愁里眼:心中愁苦的眼光。
  • 小恼:些许的烦恼。
  • 诗卷开还阖:反复打开合上的诗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以清新明快的风格著称,诗作多反映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借雪景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忧虑,表达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雪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烦恼。开头的“天悭聊尔落,地暖未教深”展示了雪的稀薄,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又隐含着对生活的不满。接下来“犹放遥岑碧,偏鸣密竹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雪天与远山翠绿、竹林鸟鸣的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似供愁里眼,小恼客边心”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雪的飘落似乎成了诗人愁苦的映射,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烦恼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诗卷开还阖,清寒溢素襟”则引入了诗歌的创作过程,强调了在清寒中对诗的思索与情感的流露,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悭聊尔落:天公似乎不太眷顾这场雪,落得并不厚重。
  2. 地暖未教深:地面依旧温暖,雪没有积得很深。
  3. 犹放遥岑碧:远山依旧碧绿,雪并没有遮掩它的色彩。
  4. 偏鸣密竹林:竹林中却传来鸟儿的鸣叫,与雪景形成对比。
  5. 似供愁里眼:这雪的景象仿佛为我提供了愁苦的视角。
  6. 小恼客边心:心中有些小小的烦恼。
  7. 诗卷开还阖:我反复打开与合上的诗卷。
  8. 清寒溢素襟:清冷的气息渗透了我素雅的衣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似供愁里眼”)、对比(雪与远山、竹林的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自然的景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烦恼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清冷与孤独,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2. 远山:代表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的事物。
  3. 竹林:生机与活力的象征,鸟鸣则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悭聊尔落”中的“悭”字意思是什么?
    A. 贫穷
    B. 残缺
    C. 不如意
    D. 眷顾

  2. 诗中提到的“犹放遥岑碧”主要表现了什么?
    A. 雪的覆盖
    B. 山的翠绿
    C. 冬天的寒冷
    D. 鸟鸣的清脆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 《夜泊牛津口》 - 骆宾王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和罗巨济教雪二首》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均以雪为主题,前者更多地寄托了个人的情感与烦恼,而后者则描绘了壮丽的雪景和行旅的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 和陶杂诗十一首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惠崇芦雁 和张昌言喜雨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 其一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北寺 和陶拟古九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誉不忠 揎拳舞袖 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反潜飞机 登陆舱 迁法 聚米为山 皿字底的字 同字框的字 誓天断发 包含其的词语有哪些 弹空说嘴 包含苓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俗的词语有哪些 水流花谢 口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要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