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26
小游仙 其七
作者: 杨维桢 〔元代〕
道人得道轻骨毛,
飞渡弱水能千遭。
明朝挟至两浮岛,
卧看沧洲戏六鳌。
道人修道得道,轻盈如同骨毛,
能够轻松飞渡弱水,经历千次波折。
明天我将带着两座浮岛,
躺着观看沧洲的六鳌嬉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号惟庵,晚号静庵。出身于书香门第,以诗词著称,尤其擅长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在元代,随着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的加剧,诗人的创作往往融入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小游仙》系列诗作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倾慕与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小游仙 其七》是杨维桢展示道教哲学和超脱思想的佳作。诗中,道人得道后,轻如骨毛,展现了修道后的轻松与自在。这种轻盈不仅是对身体的描述,更是对心灵状态的反映。飞渡弱水,象征通过修行超越世俗的障碍,体现了道教强调的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明朝挟至两浮岛”,则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理想境界:他将浮岛视为理想的栖息之地,象征着道教追求的逍遥自在。这种想象中的浮岛,既是逃避现实的象征,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卧看沧洲的六鳌,描绘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仿佛在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留出时间去享受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乐趣。
整首诗不仅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诗意,更在于其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修道者的超脱与理想生活,表达了对道教哲学的认同与向往,强调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统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道人”指的是谁?
A. 普通人
B. 修道之人
C. 商人
“飞渡弱水”中的“弱水”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艰难与考验
C. 健康
诗中提到的“浮岛”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自由
C. 家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