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时间: 2025-07-28 02:27:13

诗句

我居本宽余,湫隘良有以。

子舍虽不多,聚族五百指。

月俸均薄少,晨炊共甘美。

忧责丛一身,冥行不知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2:27:13

原文展示

我居本宽余,湫隘良有以。
子舍虽不多,聚族五百指。
月俸均薄少,晨炊共甘美。
忧责丛一身,冥行不知止。

白话文翻译

我所居住的地方自然宽敞,虽说环境偏僻,但也别有一番风味。我的子女虽然不多,但家族聚集已达五百人。每月的俸禄虽少,但早晨的饭菜依然甘美可口。尽管肩负着沉重的责任,内心的忧虑却使我在无休止的追求中迷失了方向。

注释

  • 湫隘:指环境偏僻、狭窄的地方。
  • 聚族:指家族的聚集。
  • 月俸:指每月的薪水或俸禄。
  • 忧责:指内心的忧虑和责任感。
  • 冥行:指在黑暗中行走,象征迷失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戡,字子韶,号渔村,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作者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与责任,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珍惜和对平淡生活的满足感。诗中透露出对未来的不安与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我居本宽余”开篇,便以一种自谦的语气开始,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环境的认同与接受。虽然居住环境偏僻,但它的内涵却是独特而丰富的。诗中提到的“五百指”不仅表明了家庭的庞大,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紧密。通过“月俸均薄少”,作者隐含出对经济状况的无奈,但随即转向“晨炊共甘美”,折射出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显示出即便生活拮据,依然能够享受简单的快乐。

最后两句则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责任感,尽管生活相对安稳,但他仍然感到压力重重,心无旁骛地追求着某种目标,形成了对比,突显了生活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细腻,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又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居本宽余:我所居住的地方自然宽敞。
  2. 湫隘良有以:虽然环境偏僻,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3. 子舍虽不多:我的子女虽然不多。
  4. 聚族五百指:但家族聚集已达五百人。
  5. 月俸均薄少:每月的俸禄虽少。
  6. 晨炊共甘美:但早晨的饭菜依然甘美可口。
  7. 忧责丛一身:尽管肩负着沉重的责任。
  8. 冥行不知止:内心的忧虑却使我在无休止的追求中迷失了方向。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居住环境与家庭人数、经济状况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对比,突显出生活的复杂性。
  • 象征:使用“冥行”象征着迷失方向,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与对责任的承受,同时揭示了生活中的矛盾与无奈,表现出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宽余:象征着空间的自由与生活的宽广。
  • 湫隘: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 五百指: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团结。
  • 月俸:象征着物质的匮乏。
  • 晨炊:象征着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蔡戡的“我居本宽余”指的是: A. 生活条件优越
    B. 住处宽敞
    C. 家庭成员众多
    D. 对生活无奈

  2. “忧责丛一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虑与责任感
    C. 放松
    D. 自豪

答案: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但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反思。
  • 王维《山居秋暝》: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情感更加宁静淡泊,而蔡戡则表现出对生活责任的深重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 《词源》:对古汉语的字词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深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其八 十九部仄韵 踏莎行 再到都门有感 踏莎行·蓂荚飞双 踏莎行三首 其一 踏莎行 其三 踏莎行 其四 踏莎行·花县来迎 踏莎行 踏莎行 送新、毅两男之湘阴 踏莎行 其二 六月十三夜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辣辣 弦外遗音 鬼字旁的字 木杆 喷云泄雾 亲疏贵贱 法结尾的成语 食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虐遇 竭智尽力 南辕北辙 过世 贝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腾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