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3:54
我得只园十亩间,
清沟一带巧萦环。
芟荑丛竹能幽径,
指点荒城当远山。
欹枕清宵闻鹤唳,
凭栏终日伴鸥閒。
西邻赖有诗人在,
二老风流任往还。
我拥有一块十亩的园子,
清澈的沟渠环绕着它,巧妙地相互交织。
修剪的竹丛能通向幽静的小径,
远处的荒城指向遥远的山峰。
在宁静的夜晚,我倚靠床头听到鹤鸣,
在阳台上整天与海鸥为伴,悠然自得。
西邻有位诗人相伴,
两位老人风流洒脱,随意往来。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鹤”和“鸥”作为意象,常用来象征高洁、自由的生活态度。
蔡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本诗写于作者新居落成之际,表达了他对新居环境的满意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对新居的喜悦与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和谐的田园画面。诗中的“十亩园”、“清沟”、“幽径”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仿佛与世无争,享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特别是在“欹枕清宵闻鹤唳”一句中,诗人通过夜晚的寂静和鹤鸣的音响,展现出了一种高远脱俗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凭栏终日伴鸥闲”则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不求功名利禄,只愿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最后,诗中提到的“西邻赖有诗人在”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交流,诗人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陪伴,显示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重。整首诗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平淡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一种高洁、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我得只园十亩间”中的“只园”是什么意思?
诗人喜欢的动物是?
诗中提到的“西邻赖有诗人在”是否说明诗人有朋友?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蔡戡的诗更加注重细腻的环境描写及人际关系的温暖,而陶渊明则更多强调个人的隐逸生活和内心的宁静。两者都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