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0: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31:50
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作者:蔡戡 〔宋代〕
旁有十亩园,荒秽久不理。
荷锄剃榛芜,连筒灌桃李。
因高筑小坡,就下凿深泪。
杖屦日往来,居閒赖有此。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居附近的园地情况。旁边有十亩的土地,因为长时间未加管理而变得荒芜。我拿起锄头,铲除杂草,顺便浇灌桃李树。为了培植更好的环境,我在高处修筑小坡,努力挖掘出深厚的土壤。每天我都拄着拐杖来这里,悠闲地享受着这片静谧的生活,感谢这所房屋带来的安宁。
本诗提到的“韩昌黎”是唐代著名诗人韩愈,因其诗歌中常有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蔡戡以其名作为引子,表明自己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新居的珍惜。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家庭、自然与生活的点滴,展现出一种朴实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辛勤耕耘三十年后,终于拥有一所新居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展现了蔡戡对新居生活的热爱与对土地的珍视。开头的“旁有十亩园”直接引入主题,强调了他新居的环境。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他日常的劳作状态,且用“荷锄剃榛芜”表现出他对荒地的治理,体现了他勤劳与执着的性格。通过对桃李的灌溉,表现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期待,象征着希望的成长。
最后两句,诗人以“杖屦日往来,居閒赖有此”结束,生动地传达出一种安静而满足的生活态度,显示出他在繁忙的劳作中找到了一种安宁。这种安宁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愉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多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出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诗中通过“桃李”象征未来的希望,通过“杖屦”表现生活的沉重与坚持。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围绕着勤劳与安宁的生活,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满足与快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亩园”是用来做什么的?
“杖屦日往来”中的“杖”指的是什么?
该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