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0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09:52
我家本儒素,为吏廉而贫。
所仰斗升禄,役役常苦辛。
无地可置锥,有釜多生尘。
空余清白操,以此遗后人。
我家本是儒家出身,做官又清廉但却贫穷。
所依靠的只不过是那微薄的俸禄,日常生活中总是辛苦劳碌。
没有地方可以安家,锅碗也常年生满尘土。
只留下清白的操守,作为遗产留给后人。
蔡戡,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作多反映个人感受与家国情怀。
此诗创作于蔡戡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经历了多年的辛勤努力,却依然面临贫困与困境。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清白操守的珍视,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受。开篇即以“我家本儒素”为引,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出身与身份,接着以“为吏廉而贫”揭示了自己的处境,清白的官职与贫困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诗中“无地可置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困苦,突显出诗人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但却无可奈何,只能留下“空余清白操”,这不仅是对个人操守的坚守,也是一种对后代的期许。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给人以深思。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清白的操守与生活的困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
诗人通过什么身份表明自己的处境?
“无地可置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空余清白操”指的是什么?
推荐与清白与艰辛主题相关的作品,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比较蔡戡的诗作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虽有不同的情感基调,但都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