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竹枝歌》

时间: 2025-05-01 13:37:10

诗句

光浪砰雷蛇饮溪,阴崖天暗虎丘泥。

万里中原那有此,怜君更过鬼门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10

原文展示:

光浪砰雷蛇饮溪,阴崖天暗虎丘泥。
万里中原那有此,怜君更过鬼门西。

白话文翻译:

溪水翻滚如雷声,阴暗的山崖上泥土湿滑。
万里中原哪里有这样的地方,怜惜你更是越过了鬼门关。

注释:

  • 光浪:光亮的波浪,形容水流的形态。
  • 砰雷:形容声响,像雷声一样的响亮。
  • 蛇饮溪:用蛇来比喻水流的形态,形象生动。
  • 阴崖:指阴暗的悬崖。
  • 虎丘泥:虎丘是地名,这里暗指泥泞的环境。
  • 鬼门西:指的是阴司的门,象征死亡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嵩,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绘山水景物,反映社会生活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竹枝歌》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折射出对生与死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竹枝歌》以独特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环境的深刻观察。开篇的“光浪砰雷蛇饮溪”,通过生动的比喻,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溪水的奔腾与活力。接下来的“阴崖天暗虎丘泥”,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潜藏的危险和不安。这种阴暗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对生命的思考。

全诗的最后两句“万里中原那有此,怜君更过鬼门西”,则将情感引向深层,表达了对生死的关注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怜。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探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光浪砰雷蛇饮溪:用“光浪”形容溪水的波光粼粼,声如雷鸣,形象生动。
  2. 阴崖天暗虎丘泥:描绘出阴暗的崖壁与泥泞的环境,形成一种压抑的氛围。
  3. 万里中原那有此:反问句式,表达出对这种景象的惊讶与叹息。
  4. 怜君更过鬼门西:强调对过世者的怜悯,尤其是跨越生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比作雷声,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上下句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反问: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更深刻地思考生死问题。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意象与生死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死亡的敬畏,反映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浪:代表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阴崖:象征生命的阴暗面与潜在危险。
  • 鬼门:暗示死亡与未知,反映了人对生死的恐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光浪砰雷蛇饮溪”所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 A. 山崖
    • B. 溪水
    • C. 天空
  2. “怜君更过鬼门西”中的“鬼门”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
    • B. 死亡
    • C. 自然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夸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孙嵩的《竹枝歌》都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忧虑,但杜甫更注重社会的苦难,而孙嵩则关注生命的哲学。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复次韵二首 其二 勉诸子 和许尉仙田舍野老有可怜之态壁间之什 遣兴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 其二 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其四 温泉 其三 温泉 其一 自警三首 其三 上黄端明寿诗以伫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奔的成语 默忖 鬼字旁的字 怨府 辰字旁的字 帝纪 山呼万岁 善贾而沽 謇犯 无利可图 蝇名蜗利 靑字旁的字 刻画唐突 挨开头的成语 衣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大麻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