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

时间: 2025-05-09 02:05:51

诗句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

久钦江总文才妙,

自叹虞翻骨相屯。

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

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5:51

原文展示: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时宪宗元和十四年十月)

来往再逢梅柳新,
别离一醉绮罗春。
久钦江总文才妙,
自叹虞翻骨相屯。
鸣笛急吹争落日,
清歌缓送款行人。
已知奏课当征拜,
那复淹留咏白蘋。

白话文翻译:

再一次相逢是在梅花柳树新绿的时节,
离别时我醉倒在绮丽的春光中。
我早已钦佩江总的文才卓绝,
自叹像虞翻那样的人却不得志。
急促的笛声催促着夕阳的落下,
悠扬的歌声缓缓送走即将远行的人。
我知道这次奏章要去请拜见,
又何必在此耽搁吟咏白蘋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梅柳:指梅树和柳树,象征春天的到来。
  • 绮罗春:绮丽的春天,形容美好的春光。
  • 江总:指江淹,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 虞翻:东汉末年著名的翻译家,意指才华横溢却不得志。
  • 鸣笛:吹响的笛子声,象征离别的急促。
  • 白蘋:白蘋草,常用于指代河边的草木。

典故解析:

  • 虞翻:以其出色的翻译能力而闻名,但在历史上并未得到相应的地位和赏识,暗含对才华与地位不符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以散文和诗歌著称。他主张“古文运动”,反对浮华的骈文,提倡简洁明了的文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宪宗元和十四年,正值作者在韶州任职期间,与张端公使君分别。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和对自身才华的自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梅柳作为开篇,描绘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端公的深情厚谊。第一句“来往再逢梅柳新”,既点明了时间的背景,也隐含着离别的情愫。接下来的“别离一醉绮罗春”则将离别的情感进一步深化,醉意与春光交织,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提到的“江总文才妙”与“自叹虞翻骨相屯”,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文学才能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自我的反思与不甘。这里的对比不仅是对才华的赞美,更是对命运的无奈与自责。

“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这两句通过声响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急促与缓慢的节奏感,既有着离别时的焦虑,又有着对友人离去的眷恋。最后两句“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蘋”,则是对离别的无奈接受,既知离去必然,又何必再留恋。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韩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往再逢梅柳新:再度相见时正值春天梅柳新绿,暗示欢聚的美好时光。
  2. 别离一醉绮罗春:在离别之际,醉倒于美好的春光之中,表现出离愁别绪。
  3. 久钦江总文才妙:长久以来对江总文才的钦佩,直接引入对友人的赞美。
  4. 自叹虞翻骨相屯:自我感叹,才华虽然有,但命运不济。
  5. 鸣笛急吹争落日:急促的笛声与落日相争,营造了离别的紧迫感。
  6. 清歌缓送款行人:悠扬的歌声送别即将远行的人,形成情感对比。
  7. 已知奏课当征拜:明白这次出行是为了公事,已无留恋。
  8. 那复淹留咏白蘋:再无留恋吟咏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比:急促的笛声与缓慢的歌声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 象征:梅柳象征春天的生机,白蘋则象征离别的惆怅。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达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人的离别为主线,结合对才华与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柳:象征春天与生机,代表着美好的相聚。
  • 绮罗春:美丽的春天,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情感。
  • 江总:代表着才华与文学。
  • 虞翻:象征着被埋没的才华与命运的无奈。
  • 鸣笛、清歌:分别象征着离别的急促与友谊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总”指的是哪位文学家? A. 李白
    B. 江淹
    C. 杜甫
    D. 白居易

  2. “鸣笛急吹争落日”这句中的“鸣笛”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聚
    B. 离别
    C. 快乐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白蘋”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离别的惆怅
    C. 春天
    D. 文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 《赠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但王勃更强调了志向与前途。
  • 李白的《赠友人》:则以更加豪放的情感表达离别的痛苦,风格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九日左公招郭北登高 九日登岘山 九日龟山宴集得身字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九日登韩山 九日范伯升惠诗连伯玉丈有和句皆道先公平昔登高事感而次韵 其二 九日抵武安县徘徊店 九日繁台寺 九日 其二 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脸青鼻肿 设科 页字旁的字 不可胜数 己字旁的字 衔沙填海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养生丧死 过账 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彑字旁的字 黑灯瞎火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金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同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