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谪官》

时间: 2025-05-07 08:35:51

诗句

谪官成吏隐,古寺度高秋。

寒灯明夜室,清坐闻更筹。

裘葛屡往还,感彼岁月遒。

吾意方有会,谁能赋离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5:51

原文展示:

谪官成吏隐,古寺度高秋。 寒灯明夜室,清坐闻更筹。 裘葛屡往还,感彼岁月遒。 吾意方有会,谁能赋离忧。

白话文翻译:

被贬官后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在古老的寺庙中度过深秋。 寒冷的灯光照亮了夜晚的房间,静静坐着听到更夫的报时。 衣物的更迭反映了时间的流逝,感慨岁月的紧迫。 我心中有所领悟,谁能写出离别的忧愁。

注释:

  • 谪官:被贬官的人。
  • 吏隐:指官员隐退或被贬后的生活。
  • 高秋:深秋。
  • 寒灯:寒冷中的灯光。
  • 更筹:古代夜间报时的工具。
  • 裘葛:指冬衣和夏衣,比喻时间的流逝。
  • 岁月遒:岁月紧迫,时间流逝迅速。
  • 有会:有所领悟。
  • 离忧:离别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士人的生活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是在他被贬官期间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忧愁的思考。

创作背景: 张耒在政治上曾多次受到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某次被贬期间,身处古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时光的流逝,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谪官在古寺中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忧愁的深刻理解。诗中“寒灯明夜室,清坐闻更筹”一句,以寒灯和更筹为媒介,传达了孤独和寂寞的情感。而“裘葛屡往还,感彼岁月遒”则通过衣物的更迭,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紧迫感。最后两句“吾意方有会,谁能赋离忧”,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忧愁的深刻领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谪官成吏隐,古寺度高秋”:开篇即点明作者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谪官的身份使得他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古寺和高秋的意象增添了诗的萧瑟感。
  • “寒灯明夜室,清坐闻更筹”:通过寒灯和更筹的描写,营造出夜晚的静谧和孤独。
  • “裘葛屡往还,感彼岁月遒”:以衣物的更迭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岁月紧迫的感慨。
  • “吾意方有会,谁能赋离忧”: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忧愁的深刻领悟,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谁能真正表达出这种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裘葛屡往还”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感彼岁月遒”中的“感”字,赋予岁月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寒灯明夜室,清坐闻更筹”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和离别忧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在谪官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人生和离别的超脱和豁达态度。

意象分析:

  • 寒灯:象征孤独和寂寞。
  • 更筹:象征时间的流逝。
  • 裘葛:象征岁月的更迭。
  • 古寺:象征谪官的隐居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裘葛屡往还”比喻的是什么? A. 衣物的更迭 B. 时间的流逝 C. 季节的变化 D. 生活的变迁

  2. 诗中“寒灯明夜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喜悦 D. 热闹

  3. 诗的最后一句“谁能赋离忧”表达了什么? A. 对离别的无奈 B. 对离别的理解 C. 对离别的超脱 D. 对离别的忧愁

答案: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同样表达了被贬后的孤独和对往事的怀念。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被贬后的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张耒的《谪官》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被贬后的孤独和对往事的怀念,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耒的诗作。

相关查询

别义阳郡二首 其二 别义阳郡二首 其一 初春携内人行戏诗 送僧归護国寺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四首 其三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四首 其二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四首 其一 白绣球 郴阳道中二首 其一 庵中自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摩登舞 车轮战 轮焉奂焉 重狴 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断弦 跌荡放言 胡诌乱道 包含儿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郄兵 凶党 嘴开头的成语 圣君贤相 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