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8:02
兹行颇闲暇,聊此山水间。
幸有所携人,臭味同一源。
山溪并修涧,嘉木间蒲莲。
杉松鸣古刹,始觉此溪寒。
孤亭出屋背,石磴相牵攀。
迎客穷道人,俯偻须眉斑。
释子具粗粝,虽贫有余欢。
午登西山去,路作九曲弯。
山禽惯不惊,夏木秀且繁。
缅怀紫髯公,奠玉祠天坛。
豪强有遗韵,兴废无留观。
空岩一泓泉,引予掏清甘。
至人悲热恼,遗此消昏烦。
我茶非世间,天上苍月团。
为尔惜不得,烹瀹浇晨餐。
深谷晚易阴,快雨时斑斑。
但见夹道松,龙髯湿苍颜。
念我亦闲人,屏居闭紫关。
不使倒珠玉,济我胸中悭。
之官亦漫浪,遇胜却盘桓。
平生据顽钝,信命傲忧患。
言归徒旅疲,就荫休征鞍。
却视来时舟,一叶系荒湾。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8:02
西山寒溪 张耒 〔宋代〕
兹行颇闲暇,聊此山水间。幸有所携人,臭味同一源。山溪并修涧,嘉木间蒲莲。杉松鸣古刹,始觉此溪寒。孤亭出屋背,石磴相牵攀。迎客穷道人,俯偻须眉斑。释子具粗粝,虽贫有余欢。午登西山去,路作九曲弯。山禽惯不惊,夏木秀且繁。缅怀紫髯公,奠玉祠天坛。豪强有遗韵,兴废无留观。空岩一泓泉,引予掏清甘。至人悲热恼,遗此消昏烦。我茶非世间,天上苍月团。为尔惜不得,烹瀹浇晨餐。深谷晚易阴,快雨时斑斑。但见夹道松,龙髯湿苍颜。念我亦闲人,屏居闭紫关。不使倒珠玉,济我胸中悭。之官亦漫浪,遇胜却盘桓。平生据顽钝,信命傲忧患。言归徒旅疲,就荫休征鞍。却视来时舟,一叶系荒湾。
这次出行颇为闲暇,漫步在这山水之间。幸好有同行的人,气味相投,志趣相合。山溪与长涧并行,美丽的树木间点缀着蒲草和莲花。杉松在古老的寺庙中鸣响,才感觉到这条溪流的寒冷。孤立的亭子建在屋后,石阶相连,需要相互牵引攀登。迎接客人的是位贫穷的道士,弯腰驼背,须发斑白。僧人准备粗糙的食物,虽然贫穷但仍有欢乐。中午登上西山,道路曲折九弯。山中的鸟儿习惯了不惊飞,夏天的树木茂盛且繁多。怀念那位紫髯公,他在天坛上祭奠玉器。豪强留下了遗风,兴衰无常,不留痕迹。空旷的岩石间有一泓清泉,引导我掏取清甜的泉水。至人悲悯世间的烦恼,留下这清泉消除昏沉和烦闷。我的茶不是世间的凡品,而是天上的苍月团。为了你我舍不得用它,只能用它来烹煮早餐。深谷傍晚容易阴暗,快雨时斑斑点点。只见两旁松树,龙须般的松针湿润了苍老的树皮。想到我也是一个闲人,隐居在紫关之内。不让珠宝倒流,满足我心中的吝啬。任职也是漫无目的,遇到美景就停留徘徊。平生固执愚钝,相信命运,傲视忧患。说要归去,旅途疲惫,就在树荫下休息。回头看来的船,一叶小舟系在荒凉的湾边。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山寒溪的闲适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超然态度。诗中透露出一种隐逸的情趣和对世俗的超脱。
这首诗以西山寒溪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兹行颇闲暇,聊此山水间”开篇即表达了作者的闲适心情,随后的“幸有所携人,臭味同一源”则强调了与志同道合者的愉悦。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而富有意境,如“山溪并修涧,嘉木间蒲莲”和“杉松鸣古刹,始觉此溪寒”等句,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僧人和道士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释子具粗粝,虽贫有余欢”和“念我亦闲人,屏居闭紫关”等句,都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超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寒溪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意象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