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晁十七昼眠》

时间: 2025-05-07 09:07:13

诗句

冉冉残春去,悠悠归梦赊。

窗围幽幌静,风引昼帘斜。

清荫延高柳,余红惜晚花。

山居谙静僻,诗句是生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13

原文展示

和晁十七昼眠 张耒 〔宋代〕

冉冉残春去,悠悠归梦赊。 窗围幽幌静,风引昼帘斜。 清荫延高柳,余红惜晚花。 山居谙静僻,诗句是生涯。

白话文翻译

渐渐地,残留的春光逝去,悠长的归乡梦也变得遥远。 窗户被幽暗的帘幕包围,显得宁静,风吹动着白天的帘子斜斜地飘动。 清新的树荫延伸到高高的柳树上,残留的花朵珍惜着晚开的鲜花。 在山中居住,习惯了静谧和偏僻,写诗成了我的生活。

注释

  • 冉冉:渐渐地。
  • 残春:指春末时节。
  • 悠悠:形容时间长或距离远。
  • 归梦赊:归乡的梦变得遥远。
  • 幽幌:幽暗的帘幕。
  • 清荫:清新的树荫。
  • 余红:残留的花朵。
  • :熟悉。
  • 静僻:静谧和偏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山中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中通过对春末时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时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首句“冉冉残春去,悠悠归梦赊”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归乡的渴望。中间两句通过对窗户和风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后两句“清荫延高柳,余红惜晚花”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最后一句“山居谙静僻,诗句是生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态度,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诗歌创作的生活理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冉冉残春去,悠悠归梦赊:首句通过对春末时节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归乡的渴望。
  2. 窗围幽幌静,风引昼帘斜:通过对窗户和风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3. 清荫延高柳,余红惜晚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
  4. 山居谙静僻,诗句是生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态度,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诗歌创作的生活理念。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余红惜晚花”中的“惜”字,赋予了花朵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冉冉残春去,悠悠归梦赊”中的“冉冉”与“悠悠”,“残春”与“归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时节和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以及对诗歌创作的专注和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归梦: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 幽幌:象征着宁静和隐逸的生活环境。
  • 清荫:象征着清新和自然的美好。
  • 余红: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对美好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冉冉残春去”中的“冉冉”是什么意思? A. 迅速地 B. 渐渐地 C. 缓慢地
  2. 诗中“山居谙静僻”中的“谙”是什么意思? A. 熟悉 B. 陌生 C. 忘记
  3. 诗中“诗句是生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专注于诗歌创作 C. 厌倦生活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和晁十七昼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作,可以与张耒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陶渊明诗选》: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了解归隐田园的主题。

相关查询

鹧鸪天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鹧鸪天·博山寺作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瑞鹤仙·赋梅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满江红·点火樱桃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夜里 比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阳煦山立 斗拔 易开头的成语 一干人犯 蛙鸣鼓吹 乘疑可间 歪歪倒倒 良家子 尢字旁的字 蓬头厉齿 玉字旁的字 摧挫 包含榻的成语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