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20:2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20:21:16
坐阅残经久,兴亡一梦中。
方塘澄水月,曲涧响松风。
禅悟三乘妙,心虚万法空。
我来幽兴发,吟对晚霞红。
我静静地坐在这里,长久地阅读残缺的经典,兴衰成败都只是一场梦。在方形的池塘中,清澈的水映照着明亮的月亮,曲折的山涧里传来松树摇曳的风声。我领悟了佛教的三乘妙理,内心空灵,万法皆为空无。我来到这里,幽静的兴致涌现,吟唱着晚霞的红光。
萧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该诗创作于游览普定寺期间,诗人通过自然景色与佛教哲理的结合,表达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反映出他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悟。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诗人在普定寺的游览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佛教哲理的领悟。首句“坐阅残经久,兴亡一梦中”开篇即以个人的感受引入,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下来的“方塘澄水月,曲涧响松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使人心灵得到洗涤。
“禅悟三乘妙,心虚万法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出作者在宁静中对佛理的领悟,强调了内心的空灵与对万象的超脱。最后一句“我来幽兴发,吟对晚霞红”则是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创作灵感的感受,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领悟到佛教的哲理,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态与内心的宁静。
“坐阅残经久”意为:
A. 坐下阅读经典
B. 坐在古老的地方
C. 久等经典
“兴亡一梦中”中“梦”指的是:
A. 真实的梦
B. 人生的无常
C. 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三乘”是指:
A. 三种饮食
B. 三种修行方式
C. 三种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