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8:43
爱此园林好,凭高眼界馀。
鲸声吞海阔,鹤迹印沙虚。
午饷炊农饭,晨兴课子书。
天机自流动,何必咏鸢鱼。
我爱这园林的美好,站在高处眺望周围的景致。
如同鲸鱼的声音吞没了广阔的海洋,白鹤的足迹印在沙滩上显得虚幻。
中午时分,农人正在炊煮饭菜,清晨我则教导孩子读书。
天机自有其流动,我何必去吟咏那飞翔的鸢和游弋的鱼呢?
萧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常蕴含哲理。
《荫秀亭》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荫秀亭》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园林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爱此园林好,凭高眼界馀”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园林的惬意,既有对美景的赞美,又蕴含着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接下来的“鲸声吞海阔,鹤迹印沙虚”则通过鲸鱼和白鹤的意象,进一步拓展了自然的广阔与深邃,形成了一种对比,鲸声的宏大与鹤迹的细腻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而“午饷炊农饭,晨兴课子书”则将诗人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示了农人生活的平实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人间琐事的关注与热爱。最后两句“天机自流动,何必咏鸢鱼”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感悟,强调生命的自然流转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哲学的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随和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事的淡然。
诗中提到的“鲸声”象征什么?
A. 宏大的自然
B. 细腻的生活
C. 哀伤的情感
“何必咏鸢鱼”中的“鸢鱼”指代什么?
A. 真实的动物
B. 诗人的追求
C. 自然界的灵动
诗人对园林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喜爱
C. 恨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