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与友人过山寺》

时间: 2025-04-27 15:42:45

诗句

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

谈诗访灵彻,入社愧陶公。

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

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2:45

原文展示:

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谈诗访灵彻,入社愧陶公。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

白话文翻译:

我们共同对春山的景色感到兴奋,今天一同来此幽静的地方寻访。谈论诗歌,拜访灵彻的僧人,加入诗社却感到愧对陶渊明。竹林中闲房的雨声显得幽暗,别院的茶香随风飘来。谁能知道这尘世之外的地方,道路与白云相连。

注释:

  • 春山兴:对春山景色的兴趣和兴奋。
  • 幽寻:寻找幽静的地方。
  • 灵彻:指僧人,意为心灵清澈。
  • 入社愧陶公:加入诗社感到愧对陶渊明,因为陶渊明是著名的隐士和诗人。
  • 竹暗闲房雨:竹林中闲房的雨声显得幽暗。
  • 茶香别院风:别院的茶香随风飘来。
  • 尘境外:指超脱尘世的地方。
  • 路与白云通:道路与白云相连,象征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这首诗是戴叔伦与友人一同游览山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戴叔伦与友人一同游览山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他们共同欣赏春山美景、谈论诗歌、拜访僧人的情景,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戴叔伦与友人一同游览山寺的情景。诗中,“共有春山兴”一句,表达了他们共同对春山景色的兴奋和兴趣。“幽寻此日同”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寻找幽静之地的情景。诗中提到的“谈诗访灵彻”和“入社愧陶公”,展现了他们谈论诗歌、拜访僧人的文化活动,以及对陶渊明的敬仰和愧疚之情。后两句“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山寺的幽静和茶香的飘逸,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两句“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则表达了他们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戴叔伦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共有春山兴:表达了戴叔伦与友人共同对春山景色的兴奋和兴趣。
  2. 幽寻此日同:描绘了他们寻找幽静之地的情景。
  3. 谈诗访灵彻:展现了他们谈论诗歌、拜访僧人的文化活动。
  4. 入社愧陶公: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和愧疚之情。
  5. 竹暗闲房雨: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山寺的幽静。
  6. 茶香别院风:描绘了茶香的飘逸,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7. 谁知尘境外:表达了他们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8. 路与白云通:象征了超脱尘世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路与白云通”比喻超脱尘世的境界。
  • 拟人:“竹暗闲房雨”和“茶香别院风”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春山兴”与“此日同”,“谈诗访灵彻”与“入社愧陶公”,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通过描绘与友人一同游览山寺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春山美景的兴奋和兴趣,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 春山:象征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 幽寻:象征寻找幽静之地的愿望。
  • 谈诗访灵彻:象征文化活动和精神追求。
  • 入社愧陶公:象征对陶渊明的敬仰和愧疚之情。
  • 竹暗闲房雨:象征山寺的幽静和宁静。
  • 茶香别院风:象征茶香的飘逸和超脱尘世的氛围。
  • 尘境外:象征超脱尘世的境界。
  • 路与白云通:象征超脱尘世的境界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戴叔伦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灵彻”指的是什么? A. 僧人 B. 诗人 C. 隐士 D. 官员

  3. 诗中“入社愧陶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敬仰 B. 愧疚 C. 羡慕 D. 失望

  4. 诗中“竹暗闲房雨”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寺的幽静 B. 城市的喧嚣 C. 乡村的宁静 D. 战场的激烈

  5. 诗中“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B. 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C. 对文化活动的追求 D.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答案:

  1. A
  2. A
  3. B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幽静和自然美景,与戴叔伦的诗有相似之处。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表达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对比:

  • 戴叔伦的《与友人过山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居的幽静和自然美景,但戴叔伦的诗更强调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戴叔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戴叔伦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戴叔伦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过端州峡 泊苍梧 赠程穆倩 怀张虞山琼州 斗室 谢真人仙驾还旧山 湖上春兴 西山望海 秋感四首 其二 秋感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秉要执本 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鸣琴而治 成群结党 鹿字旁的字 劳劳亭 鼠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搠换 擗踊哭泣 青开头的成语 虎字头的字 寒碧 送戏 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枉费心力 齒字旁的字 屈指一算 包含虔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