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17:37
原文展示:
鬓下初惊白发时,更逢离别助秋悲。 从今不学四方事,已共家人海上期。
白话文翻译:
当我第一次在鬓角发现白发时,又遇到了离别,这更加增添了秋天的悲伤。 从今以后,我不再关心四方的纷争事务,已经与家人约定在海上相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年—约789年),字幼公,唐代诗人,与韦应物并称“韦戴”。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此诗可能是在他晚年,经历了世事变迁,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厌倦和对家人的思念。诗人可能在经历了一些人生起伏后,决定不再参与纷争,而是选择与家人共度余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安宁生活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深情。首句“鬓下初惊白发时”,诗人以白发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衰老的无奈。次句“更逢离别助秋悲”,将离别与秋天的悲伤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后两句“从今不学四方事,已共家人海上期”,诗人表达了对纷争的厌倦和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安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深情,以及对纷争的厌倦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白发、离别、四方事和海上期等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离别的痛苦、对纷争的厌倦和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安宁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鬓下初惊白发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青春的流逝 B. 衰老的到来 C. 离别的痛苦 D. 纷争的厌倦
“更逢离别助秋悲”中的“助秋悲”是什么意思? A. 增添秋天的悲伤 B. 减少秋天的悲伤 C. 与秋天无关 D. 秋天的快乐
“从今不学四方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纷争的参与 B. 对纷争的厌倦 C. 对家人的思念 D. 对衰老的无奈
“已共家人海上期”中的“海上期”象征着什么? A. 与家人分离 B. 与家人共度余生的愿望 C. 海上旅行 D. 海上的纷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