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氏园林卧疾》

时间: 2025-04-25 22:50:15

诗句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0:15

原文展示: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白话文翻译:

我喜欢陶渊明的那种趣味,他的园林没有世俗的情感。
春雷一声,百花齐放;寒食节时,四邻都显得清静。
我伏在枕头上感慨公事繁忙,回归山林时羡慕陶渊明的悠闲。
年年都有白社的客人前来,却只能空留在洛阳城中。

注释:

  • 陶家趣:指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与高雅情趣。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禁火冷食。
  • 伏枕嗟公干:在枕头上感叹公事繁忙,暗指对仕途的无奈。
  • 白社客:指白社是古代一种社交活动,年年有客人来,但自己却滞留在城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主攻山水田园诗,强调自然与隐逸的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卧病在家,借用对陶渊明的向往,表达自己的闲适与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李氏园林卧疾》是孟浩然的一首表现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陶渊明园林生活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两句,强调了陶渊明园林的趣味与清新,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展现出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接下来的两句提到春雷和寒食,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宁静的春天,强调了自然的美好。

中间两句则转向个人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公事的感慨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无奈的孤独感。最后两句总结了作者的心境,尽管每年都有朋友来访,但自己却无法脱离洛阳城的繁忙,始终无法回归理想的田园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陶渊明的理想生活与自身的处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深刻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陶渊明的园林,突显其与世俗的不同。
    • 第三、四句表达作者对公事的无奈与对乡居的向往,构成鲜明对比。
  • 修辞手法

    • 运用了比喻(陶渊明的生活),对比(理想与现实),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现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官场生活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意象分析:

  • 陶家趣:象征着隐逸与高雅,反映作者的理想生活。
  • 春雷、百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现自然的美好。
  • 寒食:象征着宁静与清明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陶家趣”是指:

    • A. 陶渊明的园林生活
    • B. 陶渊明的诗作
    • C. 陶渊明的家族
  2. “伏枕嗟公干”中的“公干”指的是:

    • A. 公务
    • B. 公园
    • C. 公文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 A. 对繁华生活的热爱
    •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孟浩然与王维在山水田园诗的表现上都有相似之处,但孟浩然更强调隐逸生活的理想,而王维则在山水的描绘中融入了佛教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浩然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薰香 对镜 画眉 傅粉 酸面 梳头 晓起 游金山寺 舟次彭城 过老黄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安分守常 真积 无私之光 杏林春满 雨巾风帽 无准拟 帖墨 两点水的字 甘字旁的字 睿赏 辵字旁的字 狡兔三穴 应时对景 羽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包含电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