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12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这首诗描绘了赣江的壮丽景色,长达三百里的江水蜿蜒流淌,在千山之间曲折而行。河水的沸腾声时常响起,水流的波澜也缓缓流动。水面上跳跃的鱼和龙虾使水面泛起白沫,藤条垂挂,猿猴在上面攀爬。船夫们在陡峭的岸边辛苦地划船,而我却忘却了旅途的艰辛。在放松的心情中,我感到无比惬意,登上船头,悠然自得地向远处眺望。夜幕降临,船帆不知停泊在何处,只能遥指那落星湾的方向。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首《下赣石》描绘了赣江沿岸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旅途的感受,展现了孟浩然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在那个时代,诗人常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下赣石》通过对赣江水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开篇以“赣石三百里”引入,开阔的视野下,蜿蜒的江水与千山相间,给人一种浩瀚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仿佛听到了水声和感受到了水的流动。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面上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美。而后,诗人对比了辛苦的船夫与自己的悠闲,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虽然身处险峻的环境,但心中却是宁静和惬意。
结尾的“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则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虽然不知道船帆将停泊何处,但依然向往着远方的美好。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贯穿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特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心境。例如“跳沫鱼龙沸”既描绘了水面的动态,又赋予了水生物以生命的活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人虽然面临艰难险阻,但内心却是宁静与安闲,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由与自然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指哪条河?
诗人对船夫的态度是怎样的?
“暝帆何处宿”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