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4:06
赠李观(观初登第)
作者: 孟郊
谁言形影亲,灯灭影去身。
谁言鱼水欢,水竭鱼枯鳞。
昔为同恨客,今为独笑人。
舍予在泥辙,飘迹上云津。
卧木易成蠹,弃花难再春。
何言对芳景,愁望极萧晨。
埋剑谁识气,匣弦日生尘。
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
谁说形影相随呢?灯灭后影子也随之消失。
谁说鱼水之欢呢?水干了鱼也就枯竭了。
过去我们是同仇敌忾的朋友,现在却成了独自欢笑的人。
我被困在泥泞中,你却飘然于云端。
卧在木头上容易变成虫,抛弃花朵难再迎春。
何必对美景流连,愁苦的目光只见凄清的晨曦。
埋剑的人谁能识得其气,匣子里的琴弦日渐生尘。
愿你高歌风雅,为我向苍天提问。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汉族,唐代诗人,因其诗风质朴、感情真挚而闻名,尤其以其抒情诗和讽刺诗著称。孟郊与贾岛并称“二孟”,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才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赠李观》是孟郊在好友李观初登科举时所作,表达了对昔日友情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孟郊的《赠李观》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友谊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全诗以“谁言”开头,语气带有质疑,表现出对世俗观念的反思。第一、二联通过灯与影、鱼与水的比喻,展示了形影相随、鱼水之欢的脆弱,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易变。
接下来的联句,孟郊将自己置于泥辙之中,表现出对自身困境的无奈与失落;而李观则飘然于云端,象征着荣升与理想的实现。诗中提到“卧木易成蠹”,既是对个人安于现状的警惕,也是对朋友成功的鼓励。最后一联“愿君语高风,为余问苍旻”,则展现了对李观的期许与祝福,希望他能在高歌中寻求更大的理想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孟郊对人生、友情的独特理解,既有对旧日友情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令人深思。
全诗通过对友情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人成功的祝福,以及对自身困境的无奈,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真挚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鱼水欢”主要指什么?
“愿君语高风”为何表达了对李观的期许?
“卧木易成蠹”中的“蠹”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