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夜啼赠刘正元》

时间: 2025-05-02 12:12:36

诗句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

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2:36

原文展示:

闻夜啼赠刘正元
作者: 孟郊 〔唐代〕

寄泣须寄黄河泉,
此中怨声流彻天。
愁人独有夜灯见,
一纸乡书泪滴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如果要寄托我的泪水,就寄给黄河的泉水吧,这里的怨恨声响彻天际。愁苦的人只有在夜晚的灯下才能看到,写下的乡书也让泪水滴穿了纸张。

注释:

  • 寄泣:寄托眼泪。
  • 黄河泉:指黄河的泉水,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怨声:指内心的怨恨和悲伤之声。
  • 愁人:指心中忧愁的人。
  • 夜灯:夜晚的灯光,照亮了孤独和愁苦。
  • 乡书:写给家乡亲人的信。

典故解析: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象征着故乡和深厚的文化。
  • :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现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郊流寓他乡之时,正值其生平困顿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悲伤。

诗歌鉴赏:

孟郊的《闻夜啼赠刘正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寄托眼泪于黄河泉水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在广阔的自然背景中,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宏大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一种悲壮的情怀。诗句中“怨声流彻天”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痛,也暗示了那种无法言说的孤独感。夜晚的灯光下,愁人独自面对,只有通过书信才能传达乡愁,这种无奈和悲伤在泪滴穿纸的意象中达到了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孟郊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第一句“寄泣须寄黄河泉”:寄托眼泪,寄给黄河的泉水,象征着对故乡的情感。
  • 第二句“此中怨声流彻天”:表达了诗人心中无尽的怨恨与悲伤,仿佛声音穿透了天空。
  • 第三句“愁人独有夜灯见”:愁苦的人在夜晚的灯光下更能感受到孤独与思念。
  • 第四句“一纸乡书泪滴穿”:写给故乡的信因泪水而湿透,显示了思乡情的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寄托于黄河泉,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
  • 拟人:怨声流彻天,赋予声音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得诗的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展现出人们在外漂泊时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分析:

  • 黄河泉:象征故乡与文化根基。
  • 夜灯:象征孤独与思念。
  • 乡书:象征与故乡的联系与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孟郊
    • D. 李白
  2. “一纸乡书泪滴穿”中,泪水是如何影响书信的?
    • A. 让书信更美
    • B. 使书信湿透
    • C. 使书信难以阅读
    • D. 无影响

答案

  1. C. 孟郊
  2. B. 使书信湿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在《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但更侧重于家庭情感的表达。
  • 与孟郊的《闻夜啼赠刘正元》相比,白居易的《琵琶行》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郊诗集》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北堂 守居园池杂题·湖桥 书鹤鸣化壁 上亭北轩对月吹笛得才元舍人昭华引醉霜月草 郡学锁宿 过大散寄子骏 嘉川道中寄周正孺 寄员文饶屯田 雪后寄影孺提刑 北园避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蚂的词语有哪些 剪绺 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豕食丐衣 漂动 衵服 松柏之志 龙字旁的字 遗财 口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探开头的成语 彑字旁的字 片瓦不存 毛发丝粟 清真词 食字旁的字 小手小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