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经栖白旧院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8 15:13:20

诗句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13:20

原文展示: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惆怅。诗中提到的“竺卿”可能指代一位友人或爱人,他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满眼的凄凉。中秋的明月也无缘见到,只剩下一缕香烟缭绕。残花随雨飘落,枯叶覆盖着啼鸣的虫声。谁会在这冷清的地方为新坟作礼呢?渭水边一片萧条。

注释:

字词注释:

  • 竺卿:可能是某位友人或爱人的名字,表明对其思念。
  • 触目尽凄凉:眼前所见尽是凄凉景象。
  • 中秋月:指中秋节时的明月,象征团圆。
  • 一炷香:余下的一炷香烟,象征着追忆和哀思。
  • 残花:指已经凋落的花,暗示生命的无常。
  • 啼螀:啼叫的虫子,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 新坟塔:新建的坟墓,体现出对逝者的追忆和哀悼。
  • 萧条:形容环境的冷清和荒凉。

典故解析:

  • 中秋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思念。
  • 渭水:渭水是古代著名的河流,常作为诗歌意象,传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12年,字子才,号无名,是一位著名的禅僧和诗人。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风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往昔友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与心理情感。

诗歌鉴赏:

贯休的《经栖白旧院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通过“竺卿何处去”引入,直接表达了对离去者的追忆,接着“触目尽凄凉”则将目光转向周围的环境,展现出一幅冷清的画面。诗中对中秋月的缺失以及“一炷香”的残留,既象征着团圆的失落,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花瓣随雨飘落,枯叶覆盖着虫鸣,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一系列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最后一句“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逝者的追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渭水的萧条与新坟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竺卿何处去: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追问,寓含着失落之情。
  • 触目尽凄凉:眼前所见的景象令人感到凄凉,渲染出愁苦的氛围。
  • 不见中秋月:无法见到象征团圆的明月,暗示了孤独感。
  • 空馀一炷香:只剩下香烟缭绕,象征着追忆与哀悼。
  • 残花飘暮雨:描绘秋雨中凋零的花,象征生命的无常。
  • 枯叶盖啼螀:枯叶覆盖着虫鸣,为环境增添了凄凉的气氛。
  • 谁礼新坟塔:问谁来为新坟作礼,表达对逝者的悲悯与思念。
  • 萧条渭水傍:渭水边的冷清,凸显了整首诗的孤寂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中秋月”视为团圆的象征,表现思念之情。
  • 拟人:虫鸣似乎在呼应诗人的情感,加深了孤独感。
  • 对仗:如“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情怀,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竺卿:象征离去的友人,承载了思念与情感。
  • 中秋月:象征团圆与思念的符号。
  • 残花:代表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枯叶:象征衰败与无常。
  • 啼螀:虫鸣的悲鸣,增添了凄凉氛围。
  • 新坟塔:象征生命的结束与对逝者的追思。
  • 渭水:作为背景,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竺卿”指代的是: A. 一位友人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神仙
    D. 一位历史人物

  2. 诗中“中秋月”的象征意义是: A. 孤独
    B. 怀念与团圆
    C. 悲伤
    D. 自然之美

  3. “枯叶盖啼螀”中的“啼螀”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虫子
    C. 一种花儿
    D. 一种乐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贯休的《经栖白旧院二首 其一》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前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展现孤独,后者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达离别的惆怅。两首诗在情感上都有着深厚的思考,但表达的方式和意象上有较大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贯休诗文选》

相关查询

小重山 临江仙 春光好(一名愁倚栏令) 望梅花 洋川 兴势观 醴泉院 题鹰猎兔画 杂歌谣辞。渔父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矜开头的成语 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诺亚方舟 杀人如藨 自字旁的字 重兴旗鼓 急卒 文墀 巛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满满当当 引喻失义 闻所未闻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鹄奔亭 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