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5:1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13:20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
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
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惆怅。诗中提到的“竺卿”可能指代一位友人或爱人,他已经离去,留下的只有满眼的凄凉。中秋的明月也无缘见到,只剩下一缕香烟缭绕。残花随雨飘落,枯叶覆盖着啼鸣的虫声。谁会在这冷清的地方为新坟作礼呢?渭水边一片萧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12年,字子才,号无名,是一位著名的禅僧和诗人。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风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对往昔友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与心理情感。
贯休的《经栖白旧院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通过“竺卿何处去”引入,直接表达了对离去者的追忆,接着“触目尽凄凉”则将目光转向周围的环境,展现出一幅冷清的画面。诗中对中秋月的缺失以及“一炷香”的残留,既象征着团圆的失落,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花瓣随雨飘落,枯叶覆盖着虫鸣,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这一系列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最后一句“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逝者的追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渭水的萧条与新坟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情怀,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竺卿”指代的是:
A. 一位友人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神仙
D. 一位历史人物
诗中“中秋月”的象征意义是:
A. 孤独
B. 怀念与团圆
C. 悲伤
D. 自然之美
“枯叶盖啼螀”中的“啼螀”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虫子
C. 一种花儿
D.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