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颜上人房(一作题西明自觉上人房)》

时间: 2025-05-06 00:47:35

诗句

御沟临岸行,远岫见云生。

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

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

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7:35

原文展示:

御沟临岸行,远岫见云生。
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
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
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

白话文翻译:

在御沟的岸边漫步,远处的山峦间浮现出云雾。
在松树下度过三伏的炎热,在清晨的磬声中熬过五更的寂静。
雨水浸湿了经阁的白墙,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如剃刀般的光亮。
在海边终究要离去,点燃的灯火在古老的国度中显得清晰。

注释:

  • 御沟:指古代的水道或运河,常用于皇家行宫附近的水路。
  • 三伏:指夏季最热的日子,通常是农历的三伏天。
  • :一种打击乐器,古代寺庙中常用,以发出清脆的声音。
  • 五更:古代计时的一种方法,指夜晚的最后一个时辰。
  • 经阁:指存放经典书籍的阁楼或厅堂。
  • 剃刀明:形容阳光明亮刺眼,像剃刀一样锋利。
  • 海畔:海边,意指离开海边的生活。
  • 烧灯:点燃的灯,象征着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和指引。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御沟”与“经阁”体现了诗人对修身养性、追求清净生活的向往。唐代诗人常借自然景色抒发内心情感,表现出对世俗喧嚣的超然态度。诗人在“海畔终须去”中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对生命流逝的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一个社会动荡与艺术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李洞在《颜上人房》中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安详与哲思。诗的开头“御沟临岸行”,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静谧的场景,诗人漫步于水边,眼前的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接着,诗人以“松下度三伏”描绘盛夏的酷热,但在松树的庇荫下却显得格外舒适。这种对比不仅突出自然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安宁。

“磬中销五更”一句,将音乐与时间结合,营造出一种沉静的氛围。这里的磬声仿佛在提醒诗人珍惜光阴。诗的后半部分,“雨淋经阁白”,描绘出雨水浸湿书阁的场景,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滋养,而“日闪剃刀明”则表现出阳光的强烈,似乎在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最后两句“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古老文化的怀念。诗人在离开海边时点燃的灯光,象征着希望与智慧的传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文化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御沟临岸行”:诗人徜徉在水边,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状态。
  • “远岫见云生”:远方的山峦与云雾交融,形成了一个朦胧而美丽的画面。
  • “松下度三伏”:在松树的阴影下度过炎热的夏日,反映出对自然的依赖和向往。
  • “磬中销五更”:在清晨的磬声中度过安静的夜晚,暗示了人生的宁静。
  • “雨淋经阁白”:雨水洗涤了书阁,象征着文化的滋养。
  • “日闪剃刀明”:阳光的明亮刺眼,传达出生活的挑战与艰辛。
  • “海畔终须去”:对离别的无奈与人生的流转感慨。
  • “烧灯老国清”:点燃灯火,象征着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与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闪剃刀明”,形象地表达了光亮的刺眼程度。
  • 对仗:如“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与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古老文化的珍视。诗人在宁静的自然中反思人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御沟:象征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 松树:代表了坚韧与长寿,给人以庇护与安慰。
  • 磬声:象征着智慧与宁静,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 雨水:滋润与洗涤,象征着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
  • 灯火:希望与指引,象征着对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御沟”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皇家水道
    C. 一种植物

  2. “五更”在古代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晚上
    B. 清晨
    C. 正午

  3. “日闪剃刀明”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景
    B. 阳光
    C. 月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洞的《颜上人房》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文化的珍视,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相关的诗歌分析书籍与文章。

相关查询

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 戏孙公素 开先漱玉亭 南乡子·送述古 过金山寺一首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次韵关令送鱼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 留侯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耂字旁的字 金锣腾空 身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茶油 盖开头的成语 营护 睫结尾的成语 啼明鸡 饥寒交切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宝盖头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法外施仁 矞丽 包含轶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